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5725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工基础与实务复习笔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笔记物理化学部分1. 质量物质的量浓度2. 拉乌尔定律:溶剂的蒸汽压等于其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与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的乘积,适用于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溶剂3. 亨利定律: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在气相的分压等于溶剂中溶质摩尔分数和亨利系数的乘积4.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出现的蒸汽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渗透压等,仅仅与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性质无关5. 自由度数=总变量数-方程式数6. 汽液平衡计算: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7. 对于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成正比8. 反应的总级数为各反应组分级数的代数和9. 零

2、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为常数10. 阿伦尼乌斯方程11. 平衡常数与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式12. 转化率 X、收率 Y 和选择性 S,Y=SX,转化率=反应 掉的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起始量收率=生成目标产物的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起始量选择性=生成目 标产物的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反应掉的量13.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和宏观动力学14. 多孔催化剂进行的气固相催化反应步骤:反应物从气相主体扩散到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反应 物从外表面向催化剂的孔道内部扩散/在催化剂内部孔道所组成的内表面上进行催化反 应/ 产物从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产物从外表面扩散到气流主体其中 1、5 为外扩散,2、 4 为内扩

3、散, 3 为本征动力学15. 内扩散因子:定态下,单位时间内催化剂颗粒外表面由扩散作用进入催化剂内部的反应组分量与单位时间内整个催化剂颗粒中实际反应的组分量相等,所以内扩散因子=反应组分外表面浓度梯度计算出的扩散速率/ 反应组分外表面浓度及内表面积计算的反应速率总体反应速率=反应组分从气相主体扩散通过滞留边界层到达颗粒外表面的速率物理意义:总体速率=过程推动力/(外扩散阻力+ 内扩散阻力+化学反应阻力)16. 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形式(多孔介质中):分子扩散、纽特逊扩散、构型扩散、表面 扩散17. 热点:绝热式、换热式或自热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时,床层内部存在温度最高之点,即为热点。绝

4、热反应器热点在床层出口;另两种的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敏感性参数:冷却介质温度、进料温度及浓度18. 气液反应步骤:气相反应组分 A 由气相主体通过气膜传递到气液相界面,其分压从气相主体处降至相界面处/组分 A 由相界面传递到液膜内,并在此与由液相主体传递到液膜的组分 B 进行化学反应,此 时反应与扩散同时进行 /未反应的 A 继续向液相主体扩散,并与 B 在液相主体中反 应/生成的反应产物 R 向其浓度梯度下降的方向扩散19. 气液反应器吗, 才填料塔:存液量小,不能有固相生成板式塔:存液量大,是用于动力学控制的气液反应,或液膜阻力和化学阻力均不可忽略的气液反应鼓泡塔:存液量很大,特别适用于动力

5、学控制的气液反应,但相界面面积很小,不适用于受传质影响显著的反应机械式搅拌釜式反应器:改善式的鼓泡塔,适应性强的反应器,缺点为密封不好做,功率大等20. 气液固反应宏观动力学(气液反应,固体催化剂)气相组分从气相主体通过气膜到气液相界面,然后在相界面处浓度平衡,自相界面处透过液膜到液相主体,再通过液相主体和固体催化剂之间的液膜传递至固体颗粒内部,进行反应。21. 滴流床反应器的重要因素:固体催化剂颗粒表面的润湿程度还有浆式反应器22. 聚合反应机理:逐步聚合、连锁聚合(自由基型、离子型、配位络合聚合)23. 聚合反应特点:动力学关系复杂、反应过程随机性大、多数聚合反应高粘度、高速率 强放热24

6、. 均相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几种字母表示:I 引发剂 、M 单体、 P 聚合物、 R 中间化合物、S 溶剂 、Z 溶质平均聚合度与引发剂浓度的 0.5 次方成反比,与单体浓度成正比,引发剂浓度高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但降低了聚合度。25. 同一聚合反应在不同反应器型式下及不同的操作方式下所得到的聚合率及其分布是不同的。全混流反应器由于浓度的均一性而使聚合度分布较窄间歇反应器各组分一直在变,使得不同时刻的瞬时聚合度分布不同,分布宽活性链寿命较长的反应,全混流聚合度分布宽, 间歇的分布较窄多釜串联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和浓度分布介于两者之间,当釜数趋于无穷,与间歇相同,当釜数为 1,就是全混流反应器26.

7、 影响聚合反应速率的因素:动力学因素(温度、浓度)、流体返混程度(返混越大,速率越小,转化率越低) 、微观混合程度(要看反应级数)、混合早晚影响27. 聚合反应当到达一定的转化率时,出现自动加速,会更加剧高放热、高粘度解决聚合过程传热与流动的措施:聚合方法包括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以及乳液聚合;提高传热速率包括反应物纯净、装置内表面光滑、反应器内的传热结构简单、增加 搅拌;28. 烃类裂解指石油烃类(如乙烷、石脑油、瓦斯油等石油化工原料)在高温(750 C 以上)作用下分子发生断裂、 脱氢 、聚合、缩合等反应,主要生成低分子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及少量大分子产物的化学过程。烃类裂解的主要

8、目的是制取乙烯,同时可得丙烯、丁二烯和苯、甲苯、二甲苯等 产品,因此它是石油化工的基 础。工业上也有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热裂解过程来制取乙炔或炭黑的方法。裂解特性 在高温裂解时各种烃类原料所发生的反应不尽相同。根据烃类原料分子结构的差异,裂解产 品的生成规律为:正构烷烃最利于乙烯的生成,异构烷烃则较差,但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这种差别缩小。烯烃中大分子烯烃易裂解为乙烯、丙烯;烯烃脱氢生成炔烃、二 烯烃进而生成芳 烃。 环烷烃有利于生成芳烃,含环烷烃多的原料比正构烷烃所生成的丁二烯、芳烃收率高,而乙 烯收率较低。无 侧链的芳烃不易裂解为烯烃;有烷基侧链的芳烃,主要是烷基发生断链和脱氢反应,芳环保持不开

9、 环,能脱 氢缩合为稠环芳 烃, 进而有结焦的倾向。原料特性参数 在烃类裂解过程中,通常采用族组成 PONA、芳烃指数、特性因数、氢 含量等参数表征烃 原料的裂解特性。过程工艺参数 烃类裂解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为温度、烃分压和停留时间(即反应时间),这是由反应的 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所确定的。烃类裂解生成乙烯的一次反应是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应速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需采取高温。而在高温下,乙烯能分解成氢和乙炔,后者还能进一步分解成氢和碳。从化学平衡来看,乙烯转化成乙炔的反应平衡常数较一次反应小得多,但乙炔完全分解为碳和氢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则远比一次反应的大,故从热力学

10、分析,如反应时间延长,则主产品乙 烯减少,副产物乙炔增加甚至会生成焦炭。所以宜采取短停留时间,以 发挥一次反 应在动力学上的优势。另外,采取低的烃分压,则有利于分子数增多的一次反应,不利于分子数减少的二次反应。由此分析,促进一次反应,抑制二次反 应以提高乙 烯产率的条件是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但 实际选择工艺时还要考虑在工程上实现的可能性,即反应温度不能过高,停留时间 不能过短。 这与裂解装置的性能及技术水平有关。50 年代反应温度最高达 750 C 左右, 80 年代则 可提高到 800900 C,停留时间相应从大于 1s 缩短到通常的 0.270.45s 甚至低于 0.1s(毫秒炉)

11、。工艺方法 自 50 年代以来,有关乙烯生产技术开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如何扩大裂解原料(如采用价格较廉的重质烃原料),以及获得最大的乙烯产率和付出最少的能量。前者需要有效的除焦方法,后者则应 具备先进的供热和热能回收手段。近 40 年来,先后开发出多种裂解新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类方法:管式炉裂解;蓄热炉裂解;流化床裂解。后者是以小颗粒固体如金属氧化物、砂子、焦炭为载热体,由气化的烃原料和水蒸气使之流态化并进行裂解反应。一般载热体温度在 800 C 以上,经反应降温后可靠外加热(烧 焦除去积炭)重新升温蓄热并进行循环。属于此类方法的主要工艺有联邦德国鲁奇公司的砂子炉裂解法、巴斯夫公司的焦炭流化床法和

12、美国海湾石油公司的 TRC 法。29. 环氧树脂(乙烯为单体合成环氧乙烷和环氧树脂)环氧乙烷实验室制备:环氧乙烷工业制备:乙烯在氧气和银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氧化为环氧乙烷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 备:活性氢化物( 多数为酚类)与环氧氯丙烷反应;过氧化氢或过酸将双键进行液相氧化;双键化合物空气氧化等30. 聚氯乙烯乙炔过量与氯化氢在 HgCl2 的催化下生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乳液悬浮法在引发剂作用下加成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树脂31. 知识产权,指“ 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

13、造比如 发明、文学和 艺术作品,以及在商 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 认为 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32. 知识产权分类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一共两部分版权是指 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 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 观设计专利、商 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按照内容组成, 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 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

14、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 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33.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权法、商标权法、商号权法、产地标记权法、商业秘密权法。34. 专利权定义和分类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

15、的专有权。根据我国 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和 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 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 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 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 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 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未 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 纠纷的,由 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当然,也存在不侵权的例外,

16、比如先 使用权和科研目的的使用等。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本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治环境现象加大打击力度。35.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 图形、 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 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 申请在先原则。 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36. 著作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 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 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 侵权行为。知 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