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5722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一、 统一六国条件:客观条件:(历史趋势;秦国实力)经济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经济迅速发展。群众基础:战国诸侯割据混战,久经战乱的人们渴望统一。思想基础:法家思想。 主观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人才条件:秦王广泛吸引各国贤士(楚.李斯 魏.尉缭) 。策略方针:远交近攻,各个击破。PS: 统一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二、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

2、施:政治上:疆域: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西南修建五尺道;中央: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地方:郡县制(36 群) 。东临大海南到南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2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PS:原因:文字混乱不利推行政令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对后世的影响: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

3、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三、暴政(激化矛盾)表现: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横征暴敛(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 。严刑酷法。四:人物评价地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进步性: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局限性: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沉重的徭役和赋税等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朝灭亡。3唐太宗大唐盛世的

4、奠基人一、玄武门之变(阅读)二、 “贞观之治”的出现原因:客观条件:隋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主观原因:(唐太宗个人作用,雄才大略)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政治上:吸收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善于用人纳谏:选官不避亲仇魏征直言;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唐律)。完善三省六部制。文化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大办学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 影响: 结束隋末社会动荡局面;使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为“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封建统治成就突出,为后世典范三、促进

5、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初状况:北方的突厥,西部的吐蕃等少数民族扰乱边境,唐高祖因为中原未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随着唐朝全国统治的稳定与发展,唐太宗着手边疆问题。策略:“战而后和”措施: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厥:一部分人迁入内地,一部分人留居原地,设羁縻府州(官职可世袭)西突厥:设西安都护府。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吐蕃)唐民族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作为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为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交往准备了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唐政权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作用:巩

6、固了边疆,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四、开放的对外政策政策(积极友好、开放):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 ,并复信答礼;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通婚;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4中外交往概况:来访人员频繁外来宗教传入(佛教经典、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 );玄奘取经;朝鲜、日本积极学习唐朝文化 。影响: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对朝鲜(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 、日本(大化改新)产生了巨大影响。五、晚年的反省过失:纳谏渐少,滥用民力 (征伐高丽) 。反省:撰写帝范 。自我评价:其功大,益多损少 。六、人物评价进步性: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

7、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 “贞观之治 ”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 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 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 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晚年“糊涂”:“渐恶直言”征伐高丽,渐趋奢靡。5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一、少年

8、皇帝康熙初年: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统一全国保卫边疆任务繁重:台湾-郑成功;黑龙江流域-沙俄势力;漠西漠北-蒙古各部;云贵、两广、福建“三藩” 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辅政鳌拜专权二、巩固统国家平定三藩之乱:三藩: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性质: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地方与中央之间权利的争夺。影响:消除了严重的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符合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同时,也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使清朝统治趋于稳定收复台湾:原因:明后期,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反侵略之举,

9、维护主权。但收复台湾后,郑成功作为明朝遗将,据守台湾坚持抗清。清已统一大陆,郑氏割据台湾,使台湾与大陆分离,阻碍国家统一。过程:攻:1681 年,郑克塽即位;康熙帝抓住有利时机,派施琅攻占澎湖, 郑克塽投降;守:随后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还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台湾重新归属中央政权。影响: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巩固了海防,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促进台湾的开发与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PS:台湾历史(从古至今)三国:夷洲隋唐: 琉球元朝:台湾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明朝:荷兰占领台湾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统一台湾1894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

10、属岛屿给日本;反割台斗争1945 二战期间:开罗宣言中美英签署,台湾光复1949 解放战争:国名党败居台湾。198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61992 年:“九二共识”2008 年:大陆和台湾实现“三通”(通邮、通商、通航)平定蒙古准噶尔贵族叛乱:原因: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征服南疆回部,进兵青海、蒙古、甚至与沙俄勾结,提出单独统治北方边疆,脱离清朝独立政权的无理要求。实为边疆的分裂叛乱势力,严重威胁国家的统一。经过: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取得乌兰步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息。意义:扫除了漠北、西北地区一带不安定的因素,稳定了当地的社

11、会秩序;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管辖与治理;增强了对外反侵略的能力,筑起了一道抗击沙俄南侵的铜墙铁壁。加强民族团结(总原则: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汉族: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影响: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使汉族知识分子可以参政,扩大统治基础。对其他少数民族: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活佛(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政教统一;驻藏大臣(雍正);金瓶挚签。影响:既加强了民族团结又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拓展延伸】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有什么意义?通过康熙帝的努力,中国

1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走向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国家统一,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康熙帝的实践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三、维护国家主权原因: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目的:为了巩固东北边境(注意:东北是满清发源地) ,维护国家主权,康熙决定击退沙俄。性质:反侵略战争。经过:康熙帝提出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接受中国谈判建议。7结果:1689 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尼布楚条约:性质:两国

13、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影响:巩固了东边边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使用“中国”国号) 。四、人物评价地位:创造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从中国古代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国家巩固、国力强盛)值得颂扬进步性: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来看不宜夸大评价局限性: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 ,对外轻视西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封建统治显示优越和潜力) ,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