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应*** 文档编号:184571489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7 启蒙运动 新人教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七)启蒙运动(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们“已经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从理性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神学出发来阐明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集体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教会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A根据关键词“启蒙思想家”和所学知识可知,“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故选A项。2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

2、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仅仅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不符合材料对启蒙运动的进一步阐释,A项排除;批评宗教神学,撕开了封建神学套在人类身上的精神枷锁,不符合“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B项排除;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之上提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系列构想,实现国家由主权在君向主权在民让渡,符合材料“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C项正确;促进思想解放属于表面现象,D项排除。3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 【导学号:12322066】A实现权利平等B推翻君主专制C避免暴君专政D反对教会专政

3、C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三,权力之间彼此制衡,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这样就能避免暴君专政。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中写道:“唯一的法律,就其性质而言,必须要有全体一致的同意,那就是社会的公约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该著作是()A哲学通信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C哲学通信是伏尔泰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著作。5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为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并授予“自由的奠基人”的称号。卢梭受此推崇是因为他() 【导学号:

4、12322067】主张君主立宪宣传主权在民倡导天赋人权提出三权分立ABCD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卢棱主张的只有;不是卢梭的主张,他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民主共和,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故选B项。6“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A是否信仰上帝B代表不同阶级利益C倡导不同的政体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C题干关键词是“思想分歧”“最主要表现”。卢梭和伏尔泰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二人在思想上的最大分歧是建立何种政体,伏尔泰推崇君主立宪制,卢梭倡导民主共和。故选C项。7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

5、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D康德主张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这与题干强调的含义一致,故选D项。8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启蒙思想() 【导学号:12322068】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C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王权和教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这些思想否定王权,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最终导致封建

6、制度被推翻;故选C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12322069】材料一启蒙使人认识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只要人们认为他们的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直到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

7、们歪曲真理,胆怯的和卑贱的为真理服务。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伏尔泰哲学通信(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运动哪些主张?(2)材料二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问,材料一“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反映了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材料一“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反映了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材料一“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反映了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第(2)问,材料二前两句话反映了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

8、了人们的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答案(1)主张: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2)影响: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冲A挑战练10人文主义是西方中世纪晚期以来人们的精神追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时的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是()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B追求自由,强调平等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D否定教会,信仰得救B启蒙运动时期人

9、文主义的含义是高举理性旗帜,故A项错误;理性是指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实事求是等,故B项正确;肯定人性、追求幸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现象,故C项错误;D项在宗教改革时期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11“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论述出自() 【导学号:12322070】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卢梭社会契约论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B材料反映如果一个人或机关行使三种权力,则一切全完了,这体现了反对权力集中的专制独裁思想,表达了分权的主张,故B项正确。12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

10、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导学号:12322071】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A由“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知,康德强调人的自由要受到道德的制约,即说明人的自由应是有限的,A项正确。13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期,第二次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下列关于这三次演进和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使

11、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第二次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C第三次促进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双重解放D后两次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樊篱中解放出来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将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不能说明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樊篱中解放出来,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4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力,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

12、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

13、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2)据材料二回答,康德认为人类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指出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了人类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自由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书本知识回答问题。第(1)问中的“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可以通过阅读材料直接获取答案;分析经济、政治背景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压迫方面来展开。第(2)问可以直接从材料二中获取答案,概括答案时要注意分层次、抓要点。答案(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背景: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2)前提:拥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来保障;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