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5710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念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 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3

2、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户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4 哲学的基本问题?含义:世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内容:

3、其一,意识和物质 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意义: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5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

4、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6 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在实践过程中吧,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势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7 事物的永恒发展。2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变化

5、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细胞内事务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不是既成事务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在种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8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的事物又是具体的 特殊的。三种特殊形式 1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在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

6、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形式辩证统一的关系。9 矛盾的基本特点。10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事物的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 质变和量变的必然结果。3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的。 11 辩证法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呢;形象与本质。12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客观规律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1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特点。感性认识

7、使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 事物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 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14 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及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 有限性。15 价值的决定及影响因

8、素/年剩余价值率。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方面。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量的规定回答了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同简单劳3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联系。年剩余价值率是指一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M=Mv=m n (M为年剩余价值率,M 为一年内生产总量,v 为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n 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m=m

9、v (m为剩余价值率,m 为剩余价值,v 为可变资本)16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商品经济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7 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18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19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10、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2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二重性:一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二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增值价值。21 货币资本。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他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22 资本周转与预付资本总周转。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

11、、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的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着资本周转。所谓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也就是说,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那么要考察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必须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平均起来算一般是以预付资本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来表示。23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过剩人口。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 c:v 来表示。4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其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

12、过剩人口,二是潜伏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人口过剩。24 社会总资本的在生产社会总资本简单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是在生产。社会在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体,即社会产品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问题。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25 垄断价格经融寡头。垄断价格=成本价格 +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架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经融寡头是指朝中国民经济命脉,

13、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2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有四种主要形式。它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变质,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殖民主义是四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强国对非西方国家实施的一种侵略的政策和手段。国家政权和跨国公司是新民殖民主义侵略渗透的两大支柱。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销售。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带快和投资。2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原因及实质。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2)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

14、)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28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他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及大力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么没的历史功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