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4561818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华东旅游简介修改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之旅,一、南京概况 二、南京旅游基本状况 三、南京主要景点详细介绍,一、南京概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自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10个朝代和政权在此建都立国,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城”之称。,二、南京旅游基本状况,1、广州南京航班信息,2、嘉年华常用酒店名称,3、南京团队餐厅介绍:,东华门饭店:南京市中山东路532-1号 025-84491848 (进出中山门非常方便,1楼普标,2楼高标) 海王星饭店:解放南路150号 025-8458

2、3358 (解放南路,紧邻大光路,适合于北方团,首选 ) 贵宾楼:秦淮区钞库街12号 025-52212178 (紧邻夫子庙停车场和秦淮河,高标团首选,环境优美) 南京粤之都:鼓楼区牌楼巷47号 025-86528989 (正宗广东菜适合于高标团) 冠江楼饭店 :南京市中山东路147号 025-84526666,三、南京主要景点详细介绍,南京市旅游景点网站大全 南京市旅游局官方网站 http:/ 南京市中国旅行社 http:/ 南京钟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http:/ 南京中山陵 http:/ 南京明孝陵 http:/ 南京总统府 http:/ 南京阅江楼 http:/ 南京雨花台 http:/w

3、ww.travel-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http:/www.nj1937.org/ 南京夫子庙 http:/,1、南京市旅游景点地图,1、南京市旅游景点地图,2、南京钟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山陵景区(门市:80 折扣:10人-16人72元,16人-20人68元,20人以上65元)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自

4、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 参考行程: 美龄宫-中山陵(牌坊-陵门-碑亭-祭堂)-音乐台-孙中山纪念馆-灵谷景区(红山门-“大仁大义”牌坊-无梁殿-志公殿-三绝碑-松风阁-灵谷塔-邓演达墓-谭延闿墓) 游览时间约2小时 南京明孝陵(门市:70 折扣:10人以下全价,10人以上56)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 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

5、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参考行程: 紫霞湖-金水桥-明孝陵陵宫(文武方门-碑殿-享殿-内红门-升仙桥-方城明楼)-神道(翁仲路-石象路)-梅花山(告天石刻碑亭-梅花妆韵-台想昭明-帷秀亭) 游览时间约1.5小时,3、总统府,门市:40折扣:32 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现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一系列展馆和

6、史料陈列,分布在这三个区域中。 参考行程: (按中轴线红箭头方向游览) 总统府大门大堂二堂 蒋介石接见外宾处麒麟门 政务局大厦政务局大楼总统办公室 游览时间约1小时,4、阅江楼景区: (门市:40 折扣:8),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六百年前。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600余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因种种原因楼终未建成。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濒

7、临长江。“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 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直到公元二00一年,阅江楼终于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南京阅江楼高五十二米,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参考行程:游览时间约1个小时 从一楼到七楼 (下楼可坐电梯,另收费) 一楼:金字大靠壁 朱元璋龙椅 “治隆唐宋”匾 “得水栽舟”匾 明十六帝画像 二楼:文化展示厅 三楼:郑和下西洋 瓷画 宝船 四楼:工艺品展示厅 五楼:阅江楼茶座 七楼:百狮台 双面绣 蟠龙澡井 观景台,5、雨花台风景区(免费)

8、,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 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占地面积153.7公顷,有各类林木30余万株,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 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澜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

9、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 如今的雨花台,已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参考行程: (主要游览烈士陵园区) 南大门忠魂亭烈士纪念馆 纪念池纪念碑烈士群雕像 游览时间约1个小时 小知识:雨花石 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砾石层。雨花台砾石层为古长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积物。形成距今约1200万30

10、0万年的地质时代,即中新世、上新世,乃至第四季早期.雨花台砾石层是南京附近的重要地层,在1924年世界地质大会上,由地质学家刘季辰、赵汝钧创名。雨花台砾石层中的砾石来源与长江及支流有关。 目前关于雨花台砾石层的砾石来源有两种假说: 一是远源,即来自长江中游一带; 二是近源,即来自南京附近。李立文教授经过对幕府山、铁心桥和秦淮新河畔的原生玛瑙标本及湖北松兹、四川宜宾的玛瑙质砾石标本的研究后认为:雨花台砾石层的来源较为复杂,它既有远源,也有近源,并以近源为主。,6、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免费,周一闭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据

11、史料记载和见证者的回忆,1937年12月期间,侵华日军曾在江东门集体屠杀一万多名中国俘虏及平民,遇难者尸体经慈善团体就地掩埋于“两个水塘和一条壕沟内”。1984年、1998年和2007年期间,曾先后三次在此地发掘近千具遗骸,经史学、法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鉴定,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骸骨。为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启迪今人和后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本馆于1985年8月正式建成开放,后经1994年至1995年,2005至2007年两次扩建,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9800平方米,新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

12、年之际建成开放,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秦淮河与夫子庙(免费,一般晚上游览),自由活动,游览时间约一个小时,感谢各位旅游界的同行对嘉年华系统特别是广州分部的支持和厚爱!祝大家身体健康,团源滚滚!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合作中更加愉快!,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