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

上传人:葱** 文档编号:184524401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对比(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组成员:顾瑞杰、季 超、 周佩佩、张志颖,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教育改革对比,2,小组成员:顾瑞杰、季 超、 周佩佩、张志颖,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教育改革对比,3,目 录,4,一、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措施(18621894),1、兴办新式学堂: (1)方言学堂:京师同文馆 (2)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北洋武备学堂 (3)技术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 2. 派遣留学生; 3. 思想观念的部分转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往下看,5,福州船政学堂,6,北洋武备学堂,7,京师大学堂,8,京师同文馆,9,赴美留学幼童,10,赴美留学幼童,赴美留学幼童长大后的

2、合影,请点击这里!,11,1、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加强国家管理,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教管体制; 2、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学校令等; 3、积极发展师范教育; 4、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 5、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6、严格而积极的选派留学生; 7、从欧美聘请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二、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18681912),12,沿仓出访,13,明治维新时期 早稻田大学的课本,14,1920年中日两国在校学生人数,三、中日教育改革成果的巨大差距,请点击这里!,15,四、原因比较分析,1、教育目标; 2、领导者素质; 3、经济基础与国际环境不同; 4、指导思想不同:中体西用?文明开化

3、?; 5、新式教育的规模不同; 6、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 7、教育理念不同; 8、原有教育历史国情不同;,16,明治天皇,光绪皇帝,17,李鸿章,伊藤博文,18,大久保利通,曾国藩,19,左宗棠,张之洞,20,大畏重信,木户孝允,福泽谕吉,21,教育是投资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没有国家物力、财力的巨大支持,想要取得满意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日本明治维新后文部省经费(单位:日元),22,鸦片战争,23,签定南京条约,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中国,24,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25,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6,27,28,天津条

4、约1858.6.26,中葡友好通商条约1887.12.1,29,望厦条约1844.7.3 (即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北京条约,30,清政府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0-1895),南京条约1842.8.29 虎门条约1843.10.8 望厦条约1844.7.3 黄埔条约1844.10.24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8.6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7.5 中俄瑷珲条约1858.5.28 中俄天津条约1858.6.13 中英天津条约1858.6.26,31,中法天津条约1858.6.27 中英北京条约1860.10.24 中法北京条约1860.10.25 中俄北京条约186

5、0.11.14 中日北京专条1874.10.31 中英烟台条约1876.9.13 中俄伊犁条约1881.2.24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12.1 中德通商条约1891.9.2,清政府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0-1895),32,例: (1)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劝学篇: 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3)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可以看出,洋务派都是抱

6、着中体西用的观点向西方学习,进行现代教育改革。,33,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富强,当平民百姓尚未脱离无识贫弱之境地时,王政维新的美名终究也只能是徒有其名而已,对抗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也很难达到。因此,使平民百姓的知识进步,吸取文明各国之规则,逐步振新全国学校,广泛普及教育,则是今日的一大紧急任务。,木户孝允振兴普通教育乃当务之急,34,日本:,中国:,35,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清朝大臣李鸿章的如下对话: 森:“日本不要光学西方技艺,而且连衣服也学西方了。” 李:(批判)“话虽如此,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难道一 点也不感到羞耻吗?” 森:“毫无可耻之处,我们还为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 绝

7、不是受外力强迫的,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 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任何其他国家,只要发现其长 处就必取之用于我国。” 李:(反对)“我国绝不会进行如此变革,只是兵器,铁路, 电信以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才不得 不采之于外国。” 【注:森森有礼,李李鸿章】,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36,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日本与其他国家隔着大海处于孤立地位,这一点构成了它积极吸收外国文化的原因。 加藤周一杂种文化,37,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内涵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和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的切身利益追求紧密相联。 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认的素质的提高。,孔

8、子,38,原有的教育历史国情不同,古代科举考试图,39, 知识小链接 ,兰 学 1819世纪日本为了掌握西方科学技术,曾经努力学习荷兰语文,当时他们把西方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即日本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叫做兰学。兰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近代科学,它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反封建思想的产生都起过重大作用。,40, 知识小链接 ,兰学盛行的影响 兰学不仅奠定了医学、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在日本的发展基础,还是对日本传统的“华夷”观念和锁国制度的第一次具有意义的冲击。兰学学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跳出中世纪的思想藩篱,开始打破民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把目光转向先进的西方近代文明

9、。他们开始逐渐重视西方的科技与军事文明,这与明治维新初期提出的口号是相吻合的。而这种思想也为后来在明治维新中正式提出“向西方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41,谢谢大家!,制作:顾瑞杰、季 超,42,留美幼童中的名人,唐国安,詹天佑,唐绍仪,请点这里!,43,媒体报道 news,昨天到达这里的三十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朝廷拨出了壹佰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 纽约时报1872年9月15日,44,媒体报道 news,昨天到达这里的三十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朝廷拨出了壹佰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 纽约时报1872年9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