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4523968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2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1课时,情景导入,词究竟有多美?著名传统文化倡导者叶嘉莹先生曾说:诗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兴发感动”是中国诗歌的生命,且这个生命生生不已。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四首词,读懂它们从千年前传来的深情厚谊。首先,让我们走进晏殊的浣溪沙。,情景导入,浣溪沙,晏殊,自我研学,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号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词人。他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并称“大晏”“小晏”。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今存世的作品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晏殊,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

2、神童”,十四岁中进士,从太常寺奉礼郎官至宰相。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前桃李重欧苏, 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是他选贤任能的真实写照。晏殊热心教育事业,1027年,他留守南京(今河南商丘)时,“大兴学校,以教诸生”,使五代以来荒废了的教育事业,很快由衰复兴,体现了他为国兴学,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自我研学,文体知识婉约词,宋词按词风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即风格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之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

3、、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整体感知,读懂诗意,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走来走去。,译文:,合作探究,1.

4、赏析“去年天气旧亭台”这句的妙处。,“去年”两个字就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写出了作者故地重游的怀旧心情。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时过境迁,时光易逝难回,让人徒增伤感。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四两拨千斤,勾勒出怀旧感伤的心情。,合作探究,2.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合作探究,3.怎样理解这首词

5、结尾三句的意思?作者是如何传达内心的情感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看见燕子回来,好似可聊以自慰,但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找逝去的年华。,合作探究,4.这首词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本词的对比手法比较突出,例如“新”与“旧”的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本词小结,主 旨,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

6、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正因为其主题含蓄蕴藉,才使得它回味悠长、脍炙人口吧。,新词导入,采桑子,欧阳修,整体感知,词人简介,崔颢,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整体感知,六一居士,崔颢,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六“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

7、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整体感知,作品简介,崔颢,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语速及语调。,作品朗读,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词语解释: 【棹】桨。 【西湖】这里指颍州(今安

8、徽阜阳)的西湖。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涟漪】微细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内容理解,上阙: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整体感知,内容理解,下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译文】,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9、。,整体感知,合作探究,1.上阙词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问题研讨,合作探究,2.在下阕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作者采用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的手法来创设意境的。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 ,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合作探究,3

10、.有评论者说这首词首句一个“好”字统领全词,请你说说词人为什么说西湖好,究竟好在哪里?,在词人眼中,西湖的好就在一个“空”字上:群芳已近,笙歌散尽,西湖便只剩词人孑然一身,独自品味暮春时节的幽静空旷。也正是因为这份幽静,因此才惹来双燕,于细雨中蹁跹,更增添几分闲适,所以词人觉得此时的西湖是好的。,本词小结,主 旨,这首词写了一幕芳华红残、人去春空、繁华喧闹过后归于寂寞宁静的情景。经历了种种艰难的人生体验后的作者,更喜欢静观自然,让人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宁静恬适的心境,体现了词人的阔大胸怀。,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2.对比阅读这两首男性词人所写的“愁”,再与李清照笔下的“忧愁”进行对

11、比,谈谈它们的异同,并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感悟。,课外古诗词诵读,第2课时,第六单元,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在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中品尝了忧伤的滋味,相信每个人的心头都萦绕着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惆怅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首词,让我们再次在优美词作中漫溯吧!,相见欢,情景导入,朱敦儒,自我研学,词人简介,朱敦儒(10811159)宋代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五年(1135年),赐进士出身。其词语言清畅俚俗,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之作。有岩壑老人诗文集,已佚。今存词集樵歌。,朱敦儒,自我研学,创作背景,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

12、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相见欢这首词就是靖康之难后,朱敦儒南逃至金陵,在登金陵城楼后所作。他从一介贵公子沦为难民,词中悲辛都寄寓到了作品中,读来令人感动。,整体感知,朗读这首词,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词语解释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是帽带。 【收】收复国土。 【倩】请人代自己做。 【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13、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整体感知,读懂诗意,登上金陵城的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 金人侵占,官员们纷纷南逃,什么时候能收复国土?请西风把我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译文:,合作探究,1.词人登楼所见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手法来描写的?,词人登楼所见的是万里夕阳普照、大江漫流,一派晦暗萧瑟的秋景,引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此时此刻,他背井离乡、客居金陵,想起国破家亡的伤心往事,忍不住一腔悲愤郁积在心头。 这种手法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把一位 思乡爱国游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合作探究,2.词的下阙抒情,表

14、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词人在下阙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饱蘸着自己的辛酸血泪,表达了深刻的亡国之痛,以及他渴望收复中原的心事。他为国忧,为国谋,忍不住怆然涕下,传达出雄浑悲凉的心境。,合作探究,3.这首词中有几个意象颇耐人寻味,寄寓着词人的深情,请举例赏析。,清秋”二字点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暗示了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是说贵族子弟在北宋灭亡后纷纷南逃,既是自身遭遇的描述,又是对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和斥责。,合作探究,4.这首词最后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最后一个长句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手法。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

15、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新词导入,如梦令,李清照,整体感知,词人简介,崔颢,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作品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著有易安词等作品。,整体感知,背景简介,崔颢,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

16、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整体感知,朗读这首词,注意节奏、语速及语调。,作品朗读,词语解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沉醉】大醉。 【回舟】乘船而回。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指天黑路暗了。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内容理解,【译文】,经常记起出游溪亭,一玩儿就玩儿到日暮时分的经历,我深深地沉醉在溪亭边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儿到兴尽才荡舟返回,却迷路进入了荷花的深处。奋力地把船划出去,结果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整体感知,1.品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一句写出了词人的兴致之高、游玩之乐。“误入”两个字,承接上文的“沉醉不知归路”,流畅自然地表达了忘情纵性之乐。,问题研讨,整体感知,2.“争渡”“争渡”两个短句子连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连用两个短句,表达了在日暮时,词人急于找路回家的焦急心情。,整体感知,合作探究,3.“惊起一滩鸥鹭”妙在哪里?你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