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4492562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示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教学重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

2、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这个实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二、资料简介1.孟子与孟子文学常识复习。2.战国历史背景复习。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舜(shn) 畎亩(qun) 傅说(yu)胶鬲() 孙叔敖(o) 百里奚(x)曾益其所不能(zng)(“曾”同“增”)入则无法家拂士(b)(“拂”同“弼”)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3、(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四、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3.学生讲解课文大意;4.师生共同补充。(翻译见课件)五、分析课文,探讨论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以个人类比国家。2.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4、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3.分析文章论证方法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六、把握孟子语言特点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

5、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确:这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文章开篇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文章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七、内容拓展1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请列举几例。(1)仲尼厄而作春秋(

6、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3)韩非囚秦,说难弧愤(4)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5)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巨著红楼梦(6)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伟大乐章。八、阅读积累(一)字词积累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古今异义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3.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4.征于色(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5.而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喻)动词活用1.舜发于畎

7、亩之中(被动用法,指被起用)2.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苦)3.劳其筋骨(使动用法,劳累)4.饿其体肤(使动用法,经受饥饿之苦)5.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二)名言积累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孔子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9.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张载10.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11.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12.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九、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积累本课重点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3.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相同?请课外找出几句进行积累。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