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4540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诗歌鉴赏考点纲要图1人物形象 1.虚实相生分类 2事物形象(意象意境) 2.情景交融一诗歌形象 3景物形象 3.韵味无穷(景) 1明确什么是形象,有何特征答题步骤 2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该形象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理解诗歌的意思(明省略、调语序) 1.平淡、工丽、直率、含蓄、自然、清幽、雄奇、二诗歌的语言 语言风格 奔放、洗练、悲慨、沉郁、清新、质朴(手法) 2.答题时,要明确是何种风格,并用诗句来解说炼字:答出该字所起的某种艺术效果(修辞、内容、情感)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 (说明)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对比、衬托、用典、双关、互文、比兴

2、1.描写的表现手法:渲染(正面描写) 、烘托(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 、工笔、白描、虚写和实写(虚实结合)2.抒情的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三诗歌的艺术技巧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1. 以乐写乐情与景的关系 2. 以哀写乐3. 以哀写哀4. 以乐写哀3.文章结构的表现手法:起句切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欲抑先扬、跌宕起伏、铺垫伏笔 前后照应、以小见大、远近结合答题步骤:1.何种手法 2.如何体现(内容) 3.表达何种情感送别:1伤心、依恋 2互相劝勉 3深情厚意羁旅怀乡:1.怀想之情 2.思人之意 3.羁旅之苦1.

3、美好田园山水,喜好与向往山水田园 2.恬淡闲适之情,退隐山林之心3.不满现实1.征战之苦2.奇异风物四诗歌的思想内容 3.思念故土亲人(情) 边塞征战 4.同仇敌忾,报效祖国之志5.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感慨6.不满帝王穷兵黩武A.物是人非,国家兴亡之感怀古咏今:1.咏古迹 2.咏古事 B.褒贬古今人物,评判历史事件3.怀古人 C.感慨个人遭遇D.讽刺后来者(刺古、劝今)E.对现实不满和抨击(伤今)2二、 、 【考纲解读】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形象。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考点透析】三、 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

5、,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四、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五、关于人物形象的提问方式:1、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本是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六、鉴赏要求:把握形象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分析寓于形象中思想感情七、通过例题总结方法(书:69 页 例题 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3例 1:郑

6、鄂:例 2: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八、答题格式(步骤)(1)总说形象(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例 1: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问: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的抗

7、金英雄形象。 (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步骤三)例次开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8、?解析:1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类题的作法是:先翻译诗句的意思,接着概述诗句的内容,再阐释特征或作用。2此题是考查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扣住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就可概括出形象的特点。诗人写历史人物,意在表明作者自己的心志。根据词人描述的人物形象的特征,就可推知作者的真实意图。答案: 1描绘出了一幅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重的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水。 “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高耸入云的动势, “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江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 ,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

9、绘色,壮观可感。2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作业:基础达标题 14九、景物形象诗中承载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景物)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 、 “羁鸟” 、 “旧林” 、 “池鱼” 、 “故渊”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 、 “梧桐” 、 “细雨” 、 “黄昏” ,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诗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

10、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一)景物形象涉及:(二)提问方式(三)通过例题总结方法54 意象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的“千山” 、 “鸟” 、 “孤舟” 、 “蓑笠翁” 、 “寒江” 、 “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

11、评价的依据。5 意境所谓“意” ,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 ,又是“蕴理的情” ;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 “意境” ,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例 1 读下面的词,完成 12 题。念奴娇赤

12、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解析:1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类题的作法是:先翻译诗句的意思,接着概述诗句的内容,再阐释特征或作用。2此题是考查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扣住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就可概括

13、出形象的特点。诗人写历史人物,意在表明作者自己的心志。根据词人描述的人物形象的特征,就可推知作者的真实意图。答案: 1描绘出了一幅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重的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水。 “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高耸入云的动势, “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江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 ,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壮观可感。2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例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34 题。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

14、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蝉 虞世南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 “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4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解析:3咏物诗不直接表露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这是常识。根据诗中对这个物象描述的一些特征,分析诗人的真正用意,这是方法。4咏物诗常常运用自况、自喻、自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6答案:3两首诗虽然分别冠以“菊花” 、 “蝉” ,但均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 菊花中,借菊花的高洁的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高贵无瑕的品行。 蝉中,作者借“居

15、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 ,不借“东风之力” ,而是凭借“垂诿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4作者的形象是借“菊花” 、 “蝉”的形象描绘而自喻出来。在诗歌里作者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菊花” “蝉”之外,其实,在“此花开尽更无花”里;在“居高声自远”的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作者那种清高的节操来。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第 5 题。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5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