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4432373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我们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 海上日出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

3、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

4、?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

5、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天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

6、点。 3、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根据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美丽的原野,美丽的桃花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尝试精读感悟情感 同学们真棒,两次读课文之后,三

7、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一)水声如什么?(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4自然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4、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二)水清如什么?(明镜) 1、由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

8、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学生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竖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3、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风筝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一定的阅读方法与经验,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

9、,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准平舌音“村”、“丧”和多音字“磨”、“坊”的读音;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放风筝的过程。 3.搜集风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10、、唤醒情感,引入课题 1.出示风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板书:风筝) 2.交流风筝的资料。你对风筝有哪些了解? 3.唤起情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齐读课题。是呀,放风筝是多么开心的事呀!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再来读读课题。(生带着感受读课题。) 5.过渡:真好!有一群孩子和我们一样,童年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这篇风筝,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1)

11、出示: 精心希望憧憬依然拼命奔跑村里抖动踪影寻找磨坊 继续田埂凌空飞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歇不下来 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村、丧”。 出示词语“磨坊”,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读准词语中的“磨”和“坊”两个多音字。 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读音。(出示:两个字的两种读音)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a.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b.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c.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

12、,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4.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5.指名说。(课文先写了做风筝,再写了放风筝,最后写了找风筝) 6.小结:大家读课文很认真,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

13、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提醒大家注意?生说。 4.师重点指导“丧、磨”。“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5.生描红,写一写。 6.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朋友,还知道了课文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憧憬、依然、大惊失色、垂头丧气”

14、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句体会放风筝经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在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风筝。 2.生齐读课题:风筝。 3.这些词语还记得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认读吧。 4.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词语成为了好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说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 二、细读探究体悟感情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到了什么?(做风筝时的快乐) 2.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动手“画一画”。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