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3935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信息战的特点和对策摘要:新军事变革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如火如荼的展开,.信息战是新军事革命产生的新作战领域之一,也是新军事革命的重点,未来的军事行动将主要是用信息作战,攻击信息基础设施有可能制止或赢得战争。信息战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各国都在推动本国军事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企图建立一个完善的军事信息化系统。所以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信息战显得尤为重要。文首先研究了信息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具体分析了信息战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关键词:信息战 特点 对策 1、前言 军事专家们预言

2、:21 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战。 信息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于信息战,是一个从无到有,提出、发生、发展的过程。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社会预测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出版便在美国军方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人开始研究信息时代的战争,1990 年 11 月,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出版,书中用一章的篇幅阐述信息战,直到 1991 年中东“风暴战争”中,美国军队运用“信息战”这一概念发展出来一整套新的作战理论、战术、技术和新式精灵武器,使战争的概念和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是战斗力,是战略资源。信息不仅是传统战争中军事力量的倍增器,更是一种武器,同时也是信息战武器的目标。制信息权

3、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现在,信息战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不可回避的严峻的事实。信息战已引起各国军界和科技界的广泛注意和极大重视,各国也开始了信息战的理论研究及实战演练。2、信息战的概念和分类 2.1 信息战的概念 信息战,是以信息为主要武器,打击敌方的认识系统和信息系统,影响制止或改变敌方决策者的决心,以及由此引发的敌对行为。单就军事意义讲,信息战是指战争双方都企图通过控制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来把握战场主动权,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运用军事欺骗、作战保密、心理战、电子战和对敌方信息系统的实体摧毁、阻断敌方的信息流,并制造虚假的信息,影响和削弱敌

4、指挥控制能力。同时,确保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免遭敌人类似的破坏。信息战是新军事革命可能产生的新作战领域之一,它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信息战的军事理论实质是获得信息优势,即把作战空间变得使敌人感到模糊不清,使自己的部队感到透明。为己方部队创造一个全面感知战场空间的信息优势环境,而使敌方部队得不到作战必须的信息。每军参联会对信息优势的定义为:“在信息领域的支配权达到能在没有有效抵抗的条件下进行作战。 ”为获得信息优势必须将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能力;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信息战能力三者结合,只靠信息战一种手段还不能完全获得信息优势。 2.2 信息战的分类 信息战主要包括:电子战、导弹战、太空战、立

5、体战。 电子战: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包括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欺骗与反欺骗、电子隐身与反隐身、电子摧毁与反摧毁等。 导弹战:导弹战指利用空地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攻击目标,发动大规模袭击。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和美国空袭利比亚等战争中都曾实施过导弹战。 太空战:太空战是指利用天基武器系统,以争夺制天权为目的的作战行动,是以地球的外层空间为战场所进行的攻与防的作战。它既包括作战双方天基武器系统之间的格斗,也包括天基武器系统对地面和空中目标的打击以及从地面对天基系统发动的攻击。其目的就是剥夺对方对太空的使用权。 立体战:20

6、 世纪下半叶以来,卫星技术及由此带动的空中预警技术、导弹定点精确打击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海上战略力量的技术含量及其有机合成水平大大提升:它已由二战时期的由飞机、潜艇、海上航母火力打击力量共同担负的小立体战争提升到由外层空间的卫星侦察技术、低层空间预警技术、到深海 13 的潜艇、声纳技术配合陆海定点精确导弹打击的大纵深和大立体战争;这时海上作战已远非海军一个兵种得以完成的事,而是国家核心技术及由此形成的国家总体作战力量的综合表现。2.3 中国的信息战研究情况 美国的信息战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 911 事件后,美国发动对阿富汗战争,美国中央指挥部信息指挥系统通过侦查卫星把阿富汗65 万平方公里土地

7、分割成 1000 个小型的信息战战争区域,对每一个区域内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传输到在佛罗里达州的美国中央军区,并对阿富汗进行全天候的侦察。甚至由无人侦察机在阿富汗上空对某一个特定目标(例如追捕本拉登)进行照像侦察,将信号传回中央军区指挥部,由指挥部电脑操作员下令指挥无人侦察机发射导弹进行攻击。这真是“决策千里之外”的范例。信息战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不断进步,取得许多成果。 据现有的资料证明,最早提出“信息战” (Information Warfare) 这个概念,并撰写著作文章的是中国的沈伟光先生,在 1985 年他还不满 30 岁时,是解放军的一个低级军官,提出了“信息战”的

8、概念。但由于中国当时的技术手段缺乏,并且对“信息战”的整体理论架构也缺乏深入广泛的研究,加上中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对于由美国自由开放社会所发明的信息战思想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所以“信息战” 这一新的军事科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研究发展进展速度不快中东“风暴战争”的过程和结局对中国军队领导人产生了震撼作用,使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人海战术” , “精神原子弹”等这些老一套的战争理论和战术已过时了,根本不适应目前高科技信息时代的要求了。因此,中国下决心以“科技建军”改变军队结构,加强海空军,太空作战和信息战,而信息战是所有军兵种作战系统的神经和耳目。没有了信息战,军队将是聋子和瞎子,对敌人的进攻将毫无

9、招架之力。 近十几年来,中国对信息战的理论,科学技术的软件下功夫研究,而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如人造卫星、雷达、通讯和互联网等等都全力研究发展和制造,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就为未来的信息战提供了理论和科学技术基础及手段。中国对信息战的理论一方面大力的向外国学习,尤其是向美国学习,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战争经验注入到信息战理论中去,形成了中国的特色。信息战的最大特点是让信息资料自由流通并加以充分的利用。而中国的现状是对信息加以规范和限制,害怕影响社会的稳定。中国研究信息战是从浏览外国的信息战文章开始的,接着是从电视图片中观察和分析中东“风暴战争” 的信息战中学习,中国军队并没有直接的信息战战

10、争经验。因此,中国军事学者们还不可能独自的提出信息战的理论概念和架构。之后第三步是仿照美国的信息战概念和理论,可是中国的国情和军情与美国相差太大,不可能全部照搬,这就使得中国的信息战理论很不完整。3、信息战的特点 信息战的主要特点,一是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战场态势单项透明。二是作战手段信息化,对敌实施精确打击,三是作战行动协调一致,作战力量一体化,四是保持和夺取制信息权,全时空展开较量,五是系统是是战争的神经中枢,是被攻击的首要目标。信息技术与物质能量相结合,形成了信息化武器系统。将战场情报、指挥、控制、通信和打击评估系统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构成了战场信息化系统。制信息权是战场进程和结果的

11、的关键,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前提条件也是作战双方对抗的核心。信息武器主要具有破坏信息系统和影响人的心理两特点。A、 破坏信息系统。一种是指通过间谍和侦察手段窃取重要的机密信息;另一种是负面信息。输入负面信息有两条途径,即借助通信线路扩散计算机病毒,使它浸入到民用电话局、军用通信节点和指挥控制部门的计算机系统,并使其出现故障;也可以采用“逻辑炸弹”式的计算机病毒,通过预先把病毒植入信息控制中心的由程序组成的智能机构中,这些病毒依据给定的信号或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里发作,来破坏计算机中的资源使其无法工作。B、影响人的心理。 信息武器最重要的威力还在于对人的心理影响和随之对其行为的控制。据称,在海湾战争中

12、,美国国防部依据阿拉伯世界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特点,特别拟定的空中展现真主受难的全息摄影,以便使目击者遵从“天上来的旨意“劝说自己的教友停止抵抗。据说另有一种 666 号病毒在荧光屏上反复产生特殊的色彩图案,使电脑操作人员昏昏欲睡,萌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潜意识,从而引起心血管系统运行状态的急剧变化,直至造成大脑血管梗塞。具体分析信息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战前的信息支援为战争先导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战行动,它直接为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服务,具有鲜明的战略性,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援保障。作战先期的情报战、心理战和战役欺骗等行动,对于筹划并确保战争的顺利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因

13、此,信息战在战争筹划之前和战争筹划之中必然先于其他作战行动开始。如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即 1998 年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十几种卫星及多种电子侦察飞机对南联盟实施了不间断的侦察,获取掌握了近百个军事目标的详细情报,为战争的发起做好了准备。谁掌握了制信息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夺取制信息权是联合战役的核心问题,是夺取制天权、制空权、制海权和制陆权的先决条件,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夺取制信息权。 3.2 信息贯穿于整个作战过程 信息战与其他战役行动紧密结合,尽管有时可构成独立的阶段甚至样式,但它也将贯 穿任何作战的全过程,联合作战及其他作战行动对信息支援有很大的全程依赖性,整

14、个作战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作战行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支援保障。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每一次空袭行动都要出动大量的电子战飞机为其保驾护航。并且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以情报、通信、指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战场信息系统一旦遭到攻击将导致情报不准、信息不畅、指挥不灵,因此,作战全过程中,交战双方始终都把信息系统作为争夺的焦点。3.3 信息战具有较高的效率 一是打击目标的有效性。信息作战攻击的目标是敌方心理和信息系统,一旦遭到打击将使整个战争机制陷于瘫痪,甚至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 38 天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始终把伊军的指挥、通信、情报、防空等军事信息系统作为打

15、击的核心,使伊军从开战的第一天起就处于混乱无序,甚至瘫痪的状态,直至战争结束也未能恢复。二是信息作战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能决定了它的高效率。信息化武器的出现,使作战距离更远、打击精度更高, 。二战时期轰炸一个目标需要 9000 枚炸弹,而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轰炸同样一个目标仅需 1-2 枚激光制导炸弹,命中精度也由 1000 米提高到几米。3.4 信息战具有复杂性 联合作战的信息战,无论是指挥还是协同都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一是联合作战的信息战力量多元化导致了指挥协同的复杂性。未来联合作战的信息战力量隶属于不同军种、兵种和地方不同部门,实战中对其实时指挥协同十分复杂、难度极大。二是信息作战手段多样

16、决定了指挥协同的复杂性。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战役,为夺取战场制信息权,作战双方将尽其所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因而指挥协同内容广泛、复杂。三是信息作战攻防行动的矛盾性决定了指挥协同的复杂性。信息进攻的实施,不仅能破坏敌信息武器装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运用不当还会严重影响己方信息系统的工作。因此,组织信息作战指挥协同动作较之其他作战行动更加复杂。 3.5 信息战的全面性 信息战涉及现代战争的许多领域,渗透到战役作战的各个方面,表现为全面的联合作战。首先是战场空间的全面。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作战的信息战力量体系构成复杂,配置空间广阔,作战手段多样,大大扩展了传统的作战空间,集陆、海、空、天于一体。其次是作战领域的全面。未来联合作战的信息战样式繁多,涉及领域广泛,全面覆盖了电磁领域、心理领域、计算机网络领域及人文社会领域。再次是作战行动的全面和作战力量的多元。联合作战的信息战与各种作战行动紧密结合,无论进攻、防御、机动,还是后方勤务保障,都渗透着大量的信息对抗和保障。未来联合作战,参战的军(兵)种多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