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4305181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渔歌子_人教新课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歌子,解诗题 知作者,张志和,(约730约810 )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今浙江金华人。 博学多才,歌、词、诗、画俱佳。 曾在朝廷做过官,后隐居。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的闲居生活。,张志和:唐代诗人。 字子同,初名龟龄,兰溪人。张志和早年就聪慧过人,十六岁时就以明经科及第,曾献策于唐肃宗,唐肃宗很欣赏他,让他当翰林待诏。但是,张志和性格非常耿直,于是不久就被贬官为南浦县尉。后来张志和逢丧事回家“丁忧”,就此不再愿为官,情愿驾一叶小舟,终日泛舟于江湖之上自得其乐,将荣辱得失,功名利禄全抛在了脑后,因此自号为烟波钓徒,成了一名归隐山林的隐士。,作 者 简 介,词牌简介,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

2、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入“黄钟宫”。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si,l,ru,l,su,gu,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多音字,塞,si,si,s,( ),( ),( ),塞子,要塞,堵塞,渔歌子 唐张志和 s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 l su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

3、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抓字眼 明诗意,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桃花流水:,不须:,归:,不想, 不愿意。,回去,回家。,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 uy) 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笔画数:14,结构 :上下,笔顺:,:一种竹子, 叶大而宽,可编 竹笠,又可用来 包棕子。箬竹、 箬笠、箬帽、箬 席。 箬竹

4、的叶子、 笋皮。,部首:竹,(ru),箬,讲读,欣赏,情境,扩展,朗读,箬,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蓑衣: 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ru l 箬 笠,su 蓑 衣,箬 笠,蓑 衣,西塞山前白鹭飞,青箬笠,绿蓑衣,,头顶青箬笠,身披绿蓑衣,,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红,流水碧绿,鳜鱼正肥美。,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迎面吹来,渔夫在这其中乐而忘返。,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头顶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迎面吹来,渔夫在这其中乐而忘返。,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桃花红,流水碧绿,鳜鱼正肥美。,西塞山 白

5、鹭 鳜鱼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 桃花流水,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有什么样的色彩?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分析,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颜色:,白 、红、 青 、绿,思考:诗歌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原因。,诗人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已经陶醉在春天江南的美景中.因此“斜风细雨不须归”。,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 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多诵读 悟诗情,词中描写的是作者过着隐居闲散的生活,所看到的无比美妙的春光。,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盛开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

7、活力。,【词赏析】,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巩固练习,1.给下列黑体字加拼音。 鳜鱼( )箬笠( ) 2.写出这首诗歌中的所有形声字。 3.下面是对以上诗歌的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 诗作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 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 青山,白鹭、红花、流水,景物色彩鲜 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 “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 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恬然安适的情趣。 D “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诗人敢于迎击风雨、 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随堂练习,渔歌子一词描绘了( ),塑造了( ),抒

8、发了词 人 ( )。,【词赏析】,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淡泊的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词两首 如梦令 渔歌子,1、词两首 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渔歌子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朔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还知道的词牌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4、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鱼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5、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笠蓑衣,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4、渔歌子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透露出词人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