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84282793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草船借箭教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学生视角:“草船”是什么样的船?为什么文章中用了“借”箭?整个故事发生在原因、经过、结果怎样?生动的情节吸引着学生学生边读边思,激发着学生学习热情。难点:抓住课文内容,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教师思考: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学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记叙了孙刘联合抗曹的过程中,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知过人。文章内容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活,人物关系微妙,中心突出。教学中应把握好文章赞扬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中心,结合学生对文章已有的认知基础,课

2、内外结合,长文短教。重点:从“草船借箭”中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他的神机妙算。设计特色:课内外结合,长文短教,读中感悟。信息资料: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内容资料。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之所能神机妙算使得借箭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知自己知彼、知天知地的杰出才能;认识诸葛亮识大体、顾大局的宽广胸怀。2、帮助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方法一:理由: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程

3、序:一、提示课题,点出“借”字。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突出哪能个字?二、理出脉络,围绕“借”字。A“借箭”的原因是什么?B“借箭”的经过怎样?C“借箭”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并据以上问题给文章划分段落。三、掌握重点,突出“借”字。“借箭”的经示是第三段(按三段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A、在借箭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强调不能让周瑜知道?B、等到什么时候才去开船借箭?为什么等到这个时候?C、把船停在哪里?怎样停的?为什么?D、“借箭”时,诸葛亮表现怎样?说明什么?E、你认为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知天-预测准三天内必有大雾,回来时顺风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