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27127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形成性练习《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形成性练习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以后 B马陵之战以后 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 D长平之战以后2.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A公元前 2 世纪早期 B公元前 2 世纪晚期 C公元前 3 世纪早期 D公元前 3 世纪晚期3.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4.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一位外国人曾这样

2、评价:“一个能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 ”秦长城的主要功能体现在( )A.扩大秦朝疆域 B.炫耀国威 C.划定国界 D.军事防御工程5.秦朝修筑的水利工程,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 长江、珠江 B.珠江、闽江 C.淮河、汉江 D.长江、黄河6.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7.公元前 209 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8.刘

3、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历史上称为( )A巨鹿之战 B长 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马陵之战来9下列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刘邦、项羽和陈胜、吴广同时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战争一直持续到汉朝建立;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A B C D 10.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注重农业的发展 重视“以德化民” 推行儒学教育A. B. C. D. 11.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4、)2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12.刘秀的贡献是( )A辅佐诸侯,春秋争霸 B统一东南,修筑灵渠C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D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13.对于黄河的治理,西汉、东汉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A汉高祖、光武帝 B汉文帝、汉景帝C汉武帝、光武帝 D汉武帝、汉明帝14.“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 ”这说明了西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独尊儒术 D.轻徭薄赋15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王昭君出塞属于( )A和亲政策 B 武力进攻 C拉拢政

5、策 D 妥协政策16下面是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汉朝实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B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C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17. 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因为( )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 打击了外族入侵18.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起不到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9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

6、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20. 中 国 自 古 以 来 就 是 一 个 多 民 族 国 家 , 中 央 政 权 历 来 重 视 对 边 疆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的 管 辖 。 右图反 映 的 是 ( ) 。A.西 周 对 今 西 北 地 区 的 管 辖B.秦 朝 对 今 西 北 地 区 的 管 辖C. 西 汉 对 今 新 疆 地 区 的 管 辖D.东 汉 对 青 藏 地 区 的 管 辖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源于()A.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十年B.班超出使西域在鄯善斩杀匈奴使者C.中国或西方的商人往来沙漠雪山经商

7、D.卫青、霍去病孤军深入匈奴领地与之作战22.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此书写成于东汉时期;是一部数学名著;它总结了夏商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A B C D23.下图所示的医学体操编创者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张衡24佛教、道教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佛教 信仰来世,道教注重今生C佛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道教则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工具D佛教、道教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5.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汉武帝在长安举

8、办太学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A B C D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 (共 50 分)26.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 1982 年发行的一套战国钱币邮票。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共 8 分)4问题一:上图是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钱币,请指出它们分别是战国时期哪一个国家使用的钱币?(2 分)问题二: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4 分)问题三:作为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货币不统一带来的不便呢?统一货币有什么历史意义?(4 分)

9、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一次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劲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汉代讲学图(汉代画像砖)问题一: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 分)5问题二: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派?汉武帝根据董仲

10、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5 分)问题三: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创办的什么机构?该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3 分)问题四: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试比较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之处。 (4 分)问题四: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 分)28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共 13 分)问题一: “丝绸之路”图中的东端A点代表什么城市?西端B点代表什么国家?(2分)6问题二:根据“丝绸之路”图,简述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4 分)问题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东西西传?西

11、方有哪些东西东来?(4 分)问题四: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3 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 13 分)1986 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发掘了一座汉景帝时期的古墓。在这座汉墓中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 ,残长 5.6 厘米,宽 2.6 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请回答:问题一: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1 分)问题二:是什么人用了什么方法改良了造纸术?请评价改良造纸术的历史价值?(4 分)问题三:请完成下面我国书

12、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5 分)A 龟甲、兽骨;B 竹木简;C 青铜器;D 纸;E 陶器问题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 ,这有何重要意义?(2 分)7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形成性练习答案26.(8分)问题一:从左到右分别是:楚、赵、魏、齐。 (2分)问题二:提示:货币不统一,人们生活不方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不利于国家税收的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 (3分)问题三: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统一货币单位)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

13、统治,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联结和推动作用。 (3分)27.(16 分)问题一:秦始皇焚书坑儒。 (1 分)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1 分)问题二:儒家学说。 (1 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 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中央集权。 (2 分)问题三:太学。 (1 分)联系:兴办太学是独尊儒术的一种表现或措施。 (2 分)问题四:不同点:秦始皇对儒家学说实行了极其野蛮粗暴的破坏,结果没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汉武帝将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结果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4 分)问题五:在当今的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14、义服务的方向,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 分)28.(13 分)问题一:A 城市:长安;(1 分)B 国家:罗马(或古罗马) 。 (1 分)问题二: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到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 (4 分)问题三:西传:丝绸和冶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2 分)东传: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还有乐器和歌舞等。 (2 分)问题四: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3 分)29.(13 分)问题一:西汉早期。 (1 分)问题二:蔡伦。 (1 分)他以植物纤维等容易收集,价格便宜原材料造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