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2517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期中质量分析一、考试成绩基本情况七年级参加考试 22 人,及格 19 人,其中 80 分以上 8 人,7079 分 5 人,6069 分 6 人,不及格 3 人,平均 70.6%,合格率 86.4%,优良率 36.4%,学困率 9.09%,极差率 4.55%。二、试卷的基本情况:1、历史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3)题

2、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2.7,优秀率 62%,及格率为 81%;七年二班平均分 78.8,优秀率 71%,及格率为 83%。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七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三、学生学情分析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

3、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 15 题,把 A 和 B 的地点写颠倒。(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

4、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四、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6、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 10 个优生,不如抓好 1 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7、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