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4239668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化》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手册 1. 硫化氢: 物质名称:硫化氢 英文名: 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 H2S;相对分子量 :34.08;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危规编号及分类:易燃有毒气体;GB2.1类21006;UN NO:1053 理化性质:沸点():-60.4;熔点():-85.5;自燃点():260;相对密度(空气=1):1.19;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临界压力(Mpa)9.017;临界温度():100.4;爆炸上限%(V/V):46;爆炸下限%(V/V):4。 健康危

2、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毒表现: 吸入:鼻烟部灼热感,咳 、胸闷、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出现昏迷。暴露于1000mg/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瞬间内呼吸停止但心脏可仍搏动数分

3、钟。 眼睛接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疼(浓度为16-32mg/m3以上时)。暴露于200-300mg/m3时,还可有眼睑痉挛、视力模糊等症状。 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致嗅觉减退。暴露于100mg/m3以上浓度时可能引起肺部损害。 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侵入途径:吸入。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急救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操作处理方法: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

4、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泄漏防护: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毒工作服。火灾防护: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灭火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急救

5、措施: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 苯 物质名称:苯 英文名:benzene;分子式:C6H6; 相对分子质量 78.11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然液体;GB3.2类:32050 ; UN NO:1114 理化性质:沸点():80.1;熔点():5.5;闪点():-11;自燃点():560;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

6、):2.77;临界压力(MPa):4.9; 临界温度():289.5;临界压力(Mpa):4.92。爆炸上限%(V/V):8;爆炸下限%(V/V):1.2;引燃温度():560;燃烧热(KJ/mol):3264.3;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

7、、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中毒表现:吸入:在50150ppm内暴露五小时能致头痛和乏力,在200500ppm内暴露一小时能致恶心、头晕、精神混乱;在300ppm时暴露3060分钟能刺激鼻和喉,在7500ppm时暴露30分钟能致死亡。 眼睛接触:高浓度蒸汽能产生轻度刺激和水疱.液体会产生轻度的灼伤感。 皮肤接触:流体能溶解皮脂而干燥。 口服:产生类似吸入的症状,液体流进

8、肺部能造成严重伤害。 苯对造血系统会造成危害,可致贫血、感染、皮下出血。长期低浓度暴露会伤害听觉等,引起头痛、头昏、乏力、苍白、视力减退和平衡失调等。在长期、严重暴露后不会有遗传影响。 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特别是能积蓄于鱼的肌肉与肝中,但一脱离污染的水体,鱼体内污染物排出比较快。由于其挥发性比较大,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在环境中易被光解。 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9、镜。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操作处理方法: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

10、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 灭火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 甲苯 物质名称:甲苯 英文名:methylbenzene; Toluene ;分子式:C7H8 相对分子质量 92.14; 溶解性:不溶于

11、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燃液体,GB3.2类 32052;UN NO:1294 理化性质:沸点():110.6; 闪点():4;熔点():-94.9;自燃点():535;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14;饱和蒸气压(Kpa):14.89(30);临界压力(MPa):4.11;临界温度():318.6;爆炸上限%(V/V):7;爆炸下限%(V/V):1.2;引燃温度():535;燃烧热(KJ/mol):3905.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

12、: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中毒表现:吸入: 暴露于高浓度蒸汽中会产生醉感、协调能力减弱、精神混乱、头痛、肌肉无力、恶心、头昏、疲倦。 眼睛接触:有轻度刺激,溅入眼内会产生疼痛和暂时性刺激。 皮肤接触:使皮肤受到刺激和变得干燥。 口服: 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失去知觉。 长期暴露如用鼻吸进会使大脑和肾受到永久伤害。如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严重暴露,可能毒性会影响婴儿而产生缺

13、陷。 最高容许浓度:40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可被生物和微生物氧化降解。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操作处理方法: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泄漏处理:迅速撤

14、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