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215733 上传时间:2021-06-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套)(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履行了公民义务的是( )A 姗姗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B小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C阿金把故意弄坏的MP4退还给商家D小谷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2、“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

2、A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C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3、某班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进行宪法宣誓,是在行使政治权利B努力完成学业,是享有劳动权的体现C主动申报纳税,是自觉履行基本义务D破坏文物古迹,均属一般违法行为4、下列关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统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民族自行决定本民族一切内外事务只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能保障平等友善共同繁荣

3、的民族关系ABCD5、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我们上网要遵守到的,更要遵守法律ABCD6、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私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4、、没收财产、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镜7、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古今同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ABCD8、“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此

5、理解正确的 是( )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更好青少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青少年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不断超越自己青少年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ABCD9、树有根,根是树的基础,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根。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刑罚的种类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A B C D10、“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11、大学毕业生小宁申请到国家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无息贷款后,创办了一个微型企业。像

6、小宁创办的这种微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B微型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微型企业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微型企业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12、学习宪法知识时,小凯在小组讨论时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提法,你的态度是( )A赞成,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B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D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

7、法律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这一准则相一致的是( )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见利忘义,见危不扶ABCD1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BCD15、借助互联网,可以加大贫困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使产需及时对接,有力推进了帮扶项目产品的销售。由此可见,互联网能( )解决产品销售的各种问题 扩大交往的领域和对象搭建产

8、需双方的交易平台 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ABCD16、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C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D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17、“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对宪法宣誓,这是因为,在我国(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国家公职人员是宪法的制定者和遵守者18、李某因谎

9、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19、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友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A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B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D大家在一起的惟一目的是把学习搞好20、小明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 )是遵守规则的表现,不会受到舆论谴责 不必太

10、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BCD21、“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崇尚自由 崇尚法治 权利重于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 B C D22、“人”字一撇一捺,谓之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否则就会站立不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我们需要相互关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关爱他人

11、需要讲究策略ABCD23、潘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辱骂办公民警,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潘某的行为侵犯了该民警的( )A荣誉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肖像权24、“我家孩子正在参加某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票”“这是我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随着微信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给孩子拉票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现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 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这种

12、“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ABCD25、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ABCD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生活与法)又是一个双休日,八年级学生小明开始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早上,他认真完成双休日的作业,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

13、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用行动温暖社会。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1)分析情景:小明积极行使了什么权利?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2)探究问题: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3)承担责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承载着沉甸甸的义务和责任。结合实际,说说你将如何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和责任。(4)启发感悟:小明的快乐生活给我们哪些启发?2、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惊险一刻)中学生小明和小亮正骑着自行车一起云学校。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来车拐进自行车道,将小明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查看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飞奔逃走。(1)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小亮应该怎么做?(明辨是非)在等待的时候,针对这一事故,路人议论开了。甲:被车撞了,司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乙:如果能够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丙:交警找到肇事司机后,应依法要求对方赔偿损失。(2)请你对以上路人的看法分别进行辨析。(知法用法)经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