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215475 上传时间:2021-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

2、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2、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忍气吞声,尽量逃避 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BCD3、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体现我国()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D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4、九年级某班的一次普法讨论会上,同学

3、们各抒己见,争相陈述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其中错误的观点是()A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可见,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由宪法规定B宪法是子法、普通法律是母法,宪法的制定源于普通法律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也比普通法律更严格D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5、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2017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报名总人数达到107.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万人,增幅达到5.58%。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法律鼓励做的,公民应该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ABCD6、“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4、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看,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最重要的责任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B责任的承担,有主有次,有轻有重C将个人、家庭的责任置于国家、社会之上,是我们不允许的D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而忽视个人、家庭利益7、“人”字一撇一捺,谓之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否则就会站立不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我们需要相互关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ABCD8、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 )A落实保障措施B捍卫国家主权C管理国家事

5、务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9、“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 )A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种社会角色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10、“向往平等,天经地义;追求平等,人性所至。”下列关于践行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B践行平等就要追求自由C践行平等就要享受权利D践行平等就要履行义务11、国务院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指出:“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

6、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在于( )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 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ABCD12、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友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A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B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D大家在一起的惟一目的是把学习搞好13、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物权法、新拆迁条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通道;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我国的这些做法( )充分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体现了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

7、当家作主 表明我国政府执政为民A B C D14、下列体现民主集中制的有( )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民主决定各项政策的实施ABCD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这一准则相一致的是( )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见利忘义,见危不扶ABCD16、初中生小敏看了“”新闻后,自豪地说:“我家二叔作为农民工人大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真光荣!他参与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

8、工作报告,并向大会提交了有关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提案”小敏的这段话说明(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民群众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ABCD17、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ABCD18、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搜查的( )A冲冲怀疑同桌华华偷了他的手机,对华华进行搜身检查B超市负责人怀疑顾客杨某偷拿超市商品,对

9、他进行强行搜身C公安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D某电器厂为防止产品丢失,对下班的员工搜身检查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的话启示青少年应该( )A修身养性,珍爱生命B诚实做人,诚信做事C自尊自爱,不图虚荣D认识自我,接纳自我20、小明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知道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由此小明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方略 D宪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21、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我爱我

10、的国,我爱我的家”。古今同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ABCD22、有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不符的是( )A我们要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B我们要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义务C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 D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崇高品德23、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 BC D24、某校九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

11、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BCD25、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法。下列能够直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是( )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 B C D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践行网络诚信 做守法公民)材料一:某母亲给八年级儿子小新买了部手机做生日礼物,并与儿子“约法三章”: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

12、辱性的语言;不能沉迷手机,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多下载一些经典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材料二:开始一个月,小新还能遵守妈妈的约定,上网查阅资料,辅助学习。后来由于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小新沉迷于网络,经常旷课。跟着无业青年染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最终因参与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1)材料一中母子约定”也需要诚实、守信。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践行诚信?(2)新媒体时代,针对大多青少年网民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请你为他们合理利用网络出谋划策?(3)分析小新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什么启示?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感动中国”人

13、物胡佩兰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每周出诊6天。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材料二: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小志愿-小文明-大文明”的转变。(1)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材料二中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是什么样的表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3、“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给他人帮助。”“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世界便会冷却下来。”(1)这两句名言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2)帮助人未必会得到他人的回报,但帮助人为什么是快乐的?(3)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4、材料一:权利,一个美好的字眼,令人向往,终身相随。一天早上,小满感冒未打针吃药,坚持去上学;怕迟到,闯红灯,横穿公路;因个子小被某同学喊“武大郎”。 材料二:某公司以一万元购买小满发明的多功能文具盒专利,小满把这一万元捐给希望小学。未经评可,该公司把小满的照片发到网上做广告。某网民私自把小满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住址晒在网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满和爸爸一起征询律师的意见。请问:(1)小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