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215213 上传时间:2021-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今年春节期间,小张同学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发现群里时不时会有人发些谣言、诈骗、传销等信息。对此,他应该( )知法守法,远离网络生活 及时举报,检举不法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少发不良信息 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A B C D2、当代青少年要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对下列中华文化经典词句所蕴含的道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B纸上得来终觉浅

2、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有包容精神D天人合一。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可以命令自然,主宰自然3、2018年5月27日,美国“安提坦”号、“希金斯”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撞自进入西沙群岛12海里内中国领海航行,中国军队当即行动,派遣舰机依法对美舰进行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这说明美国( )致力于维护世界利益、促进地区稳定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严重侵犯我国主权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ABCD4、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此

3、,下列观点中理解正确的是()A独立要有独到见解,也能接纳他人意见B独立是不人云亦云,不认同他人观点C独立应该是追求独特,做到与众不同D独立就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全是正确的5、我国的养老社会服务,亟待来一场供给改革。这体现了我国()的特点。A人口基数大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男女性别比失衡D人口素质偏低6、“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 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C手机诈骗十分隐蔽

4、,普通用户无法防范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7、“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ABCD8、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9、今年3月5日这天杭州谢先生带孩子乘公交车回家,到站时车起大

5、雨本以为会和孩子淋雨回家没想到公交车司机递给他一把伞,谢先生十分感动事后他定做了100把“爱心伞”寄到公交公司。对此你的感悟是( )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要体谅他人、助人为乐学会感恩传递正能量要宽容他人、严以律已A B C D10、“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此,下列评论错误的是()A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看经济发展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C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D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

6、进民生福祉11、“公平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做法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有“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 )A B C D12、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_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A人民当家作主B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C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D社会公平正义13、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 )A协调作用和规范作用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D规范作用和调节作用14、

7、“一天不读书,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读书,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即使现在,你的对手还在不停地翻动书页”。这两句话体现的学习观有(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过重的学习压力才能赢A B C D15、某店主把每天的第一笔收入放进爱心箱,两年来已捐助7000多元。这是对自己财产的( )A处分B占有C收益D使用16、“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B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17、共享单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规

8、则、乱停乱放、恶意损毁等行为的诟病。从责任的角度看,这些使用者( )割裂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没有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没有随环境改变,坚持角色不变 没能在法律监管缺失时自觉承担责任ABCD18、当前,我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因为( )每个人都是创业者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时代需要创新精神 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BCD19、“90后”女孩孙玉晴带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养母读研,读研期间,她一边细心照顾养母一边砥砺前行,被评为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材料体现了(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是

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经历逆境才能成才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进取精神ABCD20、“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能依次体现画线歌词寓意的是(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才能得到实现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我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平衡,充分发展贡献力量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ABCD21、如图漫画选村长中的行为( )A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B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C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D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22、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

10、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 )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23、2018年9月15日和16日,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国家安全问题,披露了近一个时期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间课情报机关通过金钱收买、网络勾联等方式,瞄准青年学生群体,从事间谍活动。此类案件警示中学生应( )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政治安全为宗旨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C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D健

11、全国家安全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24、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5、某市成立了12345民生服务受理中心微信平台,成为某市反映民情民意,关注社会的焦点平台,每天有上千名市民给这个平台发信息,或提供报道线索,或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市民这样做( )A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批评权和建议权B拥有绝对的议论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意见C加重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政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D是依法行

12、政、严格执法的具体表现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民亦劳止,可小康。”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追求的小康社会,今天已触手可及。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1)“国无信则衰,人无信不立。”党中央的郑重承诺对我们青少年践行诚信有哪些启示?材料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材料三: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13、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靠的是实干精神。(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学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责无旁贷。为此,某班开展了主题为“劳动成就历史,实干创造未来”的演讲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结合所学知识,请列出三点演讲提纲。材料四:某校开展“感受自然,体味小康”的研学旅行活动:参观烈士陵园,学习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参加农村葡萄园采摘活动,体验葡萄文化主题民宿;走访美丽乡村,感受乡村孝敬父母的和谐家风和助人为乐的淳朴民风(4)结合本次研学旅行活动,请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的知识写出两点研学体会。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人文组同学来到敦煌,参观艺术宝库,拜访国宝

14、守护人,研读文献资料。以下是该组撰写的两则交流汇报材料:材料一:从公元4世纪开始,经过持续千年的营造,莫高窟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艺术群。在735个石窟中,保存着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5万余件以多种民族语言书写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木版画、绢画、麻布画等。在壁画和彩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互鉴,有希腊风格和印度风格的塑像,还有这两种风格融合的新造像,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中国的神怪与印度的诸天,在此汇聚一窟,各放异彩。材料二:让千年宝库焕发新生,离不开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一生的坚守。樊锦诗自北京大学毕业后,舍小家顾大家,精心保护和修复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