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4204021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沪科版物理(河南)九年级上册课件:15.5 家庭用电(共19张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15.5 家庭用电,第五节 家庭用电,一、家庭电路的组成:,。,。,220V,火线,零线,电能表,熔断器,总开关,插座,电灯,地线,开关,进 户 线,家庭电路基本组成,1.火线和零线及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V,2.火线与地面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进户线,电能表 测量电功的仪表,串联在干路,保险丝 保护电路,保险丝也是串联的,插 座 插座与电灯及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开 关 开关与电灯串联,3.用测电笔判别零线和火线,一、进户线(供电线路),二、 电能表,三、闸刀开关和保险丝,四、插座和接地,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英文简写L(LIVE),一般为红色或黄色或绿色;另

2、一根则叫零线,英文简写N(NEUTRAL),一般为蓝色;此外还有地线(ground wire),一般为黄绿色或黑色。,思考:家庭电路中,为什么使用三孔插座?如何连接?,提示:插座分为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两孔插座的左边孔应该接零线,右边孔应该接火线。三孔插座的左边孔应该接零线,右边孔应该接火线,第个孔接地线。当三角插头插入三孔插座的同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也就接了大地,即使外壳带了电,电流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体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 参考答案:插座连接方式巧记为:“左零、右火、上地(帝)”;三孔插座上边第个孔接地,目的是防止外壳带电时,人接触发生触电事故,因为接地后,即使外壳带了电,电流也会从接地

3、导线流走。,五、测电笔,1.测电笔的作用: (1)用来区分火线、零线 (2)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 2.测电笔的使用: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 。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注意用电安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 通电持续时间、电流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以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热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在一般情况下,以30mA为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即安全电流。,触电事故,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

4、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引起的。,单线触电,双线触电,低压触电,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触电急救,该怎么办呢?,这种方法可以吗?,1.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跳开,使被触电的人迅速脱离电源。,2.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打120通知医务人员抢救。,不能直接去碰触电的人,否则施救者也会触电,要点归纳,1.如何防止触电,保证安全用电呢?,(1)家庭电路的安装应当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2)要注意不要弄湿用电器;,(3)保护好用电器的绝缘体,不使它的火线裸露;,(4)对于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5)在户外,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2.安全用电的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人体发生触电的原因是( ) A.人体能导电 B.人体带电太多了 C.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D.人体接触了电池 2.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迅速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迅速去喊电工来处理 C.迅速用剪刀剪断电线 D.迅速用绝缘物使人脱离电源线,C,D,3.小明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 盏电灯,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C,1.家庭电路的安装,安装口诀 火线零线并排走 零线直接进灯座 火线接进熔断器 再过开关进灯座,2.注意用电安全,(1)触电类型,(2)触电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