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4203968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作文指导-第六课|全国通用版 (共24张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启示,第 六 课,勇于承担责任,游戏规则,1. 学生相隔一臂站成几排(视人数而定),老师喊一时,学生向右转;喊二时,向左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不动。 2. 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1,看了同学们的表现,你觉得谁是最棒的人?为什么? 你自己在参加游戏的时候,在做错了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要想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你觉得要怎么做?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些什么努力呢?,思 考,2,3,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奥秘,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有不少的发现与收获吧!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写出

2、来,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写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我的了解:,1. 拱形桥是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出来的。(提示:开动脑子想想,拱形桥和鸡蛋外形的共同点是什么?看看鸡蛋的外形,尝试画一座拱形桥吧。) 2. 飞机是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出来的。(提示:先观察鸟儿和飞机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点,再通过网络查询,了解鸟儿飞翔的原理,看看飞机是不是利用了相似的原理呢?) 3. 锯是人被茅草划破手指后发明出来的。(提示:通过网络查找茅草和锯子的图片,比较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你还了解到哪些有关大自然的启示?写一个出来吧。,我的启示:,1.

3、我从自然灾害中得到要保护环境的启示。(提示:开动脑筋想一下,自然灾害是不是因为人类不保护环境而导致的恶果?人类应该怎么办呢?) 2. 我从动植物的生长中得到做人要有某种精神的启示。(提示:从小草在石缝之间生长,获得做人要克服艰难的环境,顽强成长的启示。) 3. 我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中得到生命是宝贵的,做人要活得有意义的启示。(提示:要敬畏自然,更要珍爱生命。),你也来写一个你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吧。,我来拟个好题目:,1. 向含羞草致敬(点明描写对象,表达敬意,奠定感情基调。) 2. 由蚂蚁搬家想到的(揭示文章要描写的自然现象,便于读者阅读理解。) 3. 腊梅,你是我的老师(把腊梅比作老师,形

4、象而生动,暗含文章主旨。),写作前,你也来给自己的文章拟个好题目吧,别忘了说说好在哪里。,我的写作思路:,开头:简要开头,总领下文。(提示: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入文。) 中间:认真观察,描写一种现象。(提示:描写现象的时候,要叙述清晰,并要写出这种现象对自己的启示。记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要结合在一起运用。) 结尾:描写所得启示,抒发感想。(提示:可以运用有力的排比句或抒情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你也来给作文先拟个写作思路吧。,如何观察体验大自然,要写好“大自然的启示”,首先必须对大自然进行观察体验。如何做到呢?下面几点必不可少。 1. 抓住特点,细致观察。我们要学会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从不同的方

5、面来细致地观察。如何细致地抓住景物特点呢?首先要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只有抓住颜色和姿态,才能展示景物的特点。,举例:如在秋天的田野这篇文章中,作者是这样观察和体验棉田和稻田的:秋风吹过,棉桃咧开了嘴,吐出雪白的棉絮微风吹来,金灿灿的稻穗频频点头,似乎在呼唤主人快来收割。 分析:作者抓住特点,通过“雪白”“金灿灿”“咧”“吐”“点头”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多彩的秋天景象。,其次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观察景物可用眼去看,用鼻去闻,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摸,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使感受丰富,描述事物才能更加具体、生动。,2. 积极联想,形象描绘。在观察时,要带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6、去进行合理联想,使眼中的景物有趣有情。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更好地观察景物的特征,这将能使我们所描述的对象更加深入人心。此外,我们在观察景物的同时,要把见到的景物的形状、姿态、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等,借助贴切、形象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融进饱满、浓厚的思想感情,使已有的印象更具体、更形象、更新颖。 举例:而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的白杨胡,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露出了头,而且一天天变得又粗又长。毛茸茸、蓬松松的白杨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摇晃晃,飘飘悠悠,仿佛在跟人们说:“春天到了,天气要变暖了。” 分析: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静止的白杨胡在风的吹拂下好似在告知春天的到来。联想合理,

7、描绘生动。,同学们,现在由你来做小评委,让我们一起来评评下面的文段:,夏日里,一棵路旁的小树,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依然笔直地站着。我惊讶于小树木的忍耐力,虽然饱经风吹雨打,但仍然屹立不倒,而且变得更加坚强。由此我想到:人也应该具有这种忍耐力,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只有学会忍耐,心胸才会宽广。,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夏日里,一棵路旁的小树,在毒辣的阳光的炙烤下,挺起笔直的躯干,伸出被晒得有些颓废的叶子,尽管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着,但是仍那么笔挺地站着,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我惊讶大自然赋予小小树木这样的忍耐力,能忍受阳光的炙烤,能饱经风吹雨打。正因为这样的忍耐,小树才逾显坚强,才能在磨难中成长。

8、由此我想到:人生在世,也应该该忍则忍,不必为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学会忍耐,才会拥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襟!,修改后的文段对小树的描写更具体形象了,将笔挺站着的小树比作风度翩翩的绅士,比喻准确生动。小作者由小树得出的启示也深刻到位,富含哲理,让人深受启发。,小结,大自然是伟大的,大自然也是神奇的。只要认真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就会从中受到启迪。(大自然的启示) 开头总领全文,揭示文章中心。,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在用它们的行动、它们的坚毅,让我们懂得怎样去生活,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大自然的启示) 开头交代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点题的同时揭示文章中心。,大自然孕育了万物

9、,其中很多生物包含着无穷的奥秘。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模仿动物做出了很多东西,如飞机、抗荷飞行服、潜水艇等。这些东西的发明全都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大自然的启示) 开门见山,举例说明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自然引出下文。,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呀!人们从大自然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增长了见识,同时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大自然,人类的好老师) 结尾点题,赞美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并发出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号召,发人深省。,一棵芽,可以振奋一滩荒原;一场雨,可以唤醒一方旱地;一滴水,可以拯救一个生命;一点启示,可以造福一个地球!所以,请带着思考去融入自然,带着爱心去

10、与自然和谐相处吧。(大自然的启示) 用排比句作结,赞美大自然的贡献,文章主旨突出。,大自然真是奥秘无穷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细心观察,用心去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大自然的启示 抒发感想,表达要努力学习的决心。,描写大自然的好词,描写云:飘荡不定瞬息万变洁白无瑕时厚时薄 描写风:微风拂面狂风怒吼四处狂奔轻轻柔柔 描写雨:淅淅沥沥倾盆大雨细雨蒙蒙斜风细雨,写流星: 一颗亮亮的流星,像河里溅出来的一滴水花儿似的,从银河的当中,“嗖”的一下,飞了出来,流过深蓝色的夜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向着北面坠落下去了。(把流星比喻成水花,既显出了其明亮的特征,又写出了其飞溅坠落的情形。),描写大自然的好句,写月亮

11、: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混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若隐若现的情形,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描写大自然的好句,写天空: 天那么蓝,连一丝浮云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从视觉角度出发写天空,“蓝”“瑰丽”等词突出了天空的美。),描写大自然的好句,白杨胡落地的奥秘,点评:小作者巧妙构思,灵活运用了记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一篇介绍事理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首先,开篇为要写作的对象白杨胡进行铺垫。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白杨胡,并引用老农的话语自然过渡到下文,引出了要探究的事物现象。之后,

12、小作者把“白杨胡不落干地”的原因介绍得清清楚楚。最后,发出感叹,提出建议和呼吁。 写这种启示类的文章,一定要把事理说清楚、讲明白,解开读者的疑惑。小作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用了“第一”“第二”两个词语列出了原因,条理清晰。,捉蝗虫的启示,点评:小作者是一个喜欢观察并有探索精神的小学生。他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小昆虫,获得关于大自然的有益的启示。小作者看到有趣的蝗虫弹跳现象,并不是只停留在好玩有趣的层面上,而是动脑思考并进一步探索,以查阅资料的方式弄清楚事物的活动原理,并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更为可贵的是,小作者还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蝗虫联想到纸青蛙活动的原理。这种探究思考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文章首尾呼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