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84203786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写作小专题 观点要明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小专题观点要明确,【写作导航】 要使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不仅表现在论点提炼得鲜明、深刻和新颖上,更表现在整篇的论证上和文章整体效果上。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写前明意。对提炼出来的论点,要不断加深认识,并力求使它在自己头脑中扎根。做到了这一步,才真正具备了动笔写作的条件。,二、写时宗意。1.开头点明观点。初写议论文最好采取开宗明义的手法,把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2.观点贯穿始终。观点的明确,还在于行文过程中将观点当作一条主线,贯穿文章的始终,可以用分论点展开观点、论据紧扣观点等方法。3.行文过程处处照应观点。可以是结尾照应开头提出的观点,形成首尾

2、呼应,升华中心的严谨结构;可以是边叙边议,反复照应观点,把文章的观点融于叙事议论之中。,三、写后查意。文章写成初稿,不妨再检查一遍,看看原先确立的论点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否则就要再进行修改,直到成功为止。,【例文引路】 感受生命的跳动 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受着生命,感受着生命勃勃的生机。生命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敲击着生长的鼓点,传递着奋发的动力。 生命的这种勃勃生机如此强大,来自何方?自身还是自然?细细地感受,哦,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开门见山】开头点明观点,开宗明义。,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种子的生命就开始跳动,吸收养料,发育胚芽,

3、破土而出,向着太阳挺拔。生命的勃勃生机真的是无处不在,鸟的展翅,花的开放,虫的鸣叫都闪耀着各自的色彩,呈示着各自的奉献,正是生命跳动生机,坚韧、豪迈、乐观富有力量,汇织成一支激昂的交响乐。那乐曲的高潮,是生命燃烧的演奏。这时生命便绽开最灿烂的花朵。那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其短暂,但让人震撼激荡。,【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便于读者理解。,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生命才会长盛。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感受那自然的生命的跳动。而人对自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兴趣和激情。金钱、物质、利欲湮没了生命的色彩,压煞着生命的跳动,没有了对自然生命跳动的感觉,人的生命就灰黑、黯淡,没有光芒,

4、只能苟延着躯壳,而少了那鼓点似的激荡的心跳。,生命因此不再美好,高洁的梅花只成了欲望的装饰。生命因此不再激昂,享受的追求消磨了意志。因为当人无知地践踏小草的生命、得意地享受鸟类的美味、强蛮地霸占生物的空间或是野蛮地摧残人类自身的时候,生命的本质已经被遗忘,生命的意义已经被消淡,生命的跳动就变得软弱无力,濒临停止。 是啊,我们的生命与周围一切生物的生命是紧密相关,唇齿相依的啊。请珍重一切生命,回到生命的本质上来吧。,【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让我们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去感受一切生命雀跃的跳动。在黑夜中,我们去感受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光芒;在细雨中,感受万物生长的喜悦,

5、感受万物生命那强健有力的跳动。在这样的感受中,来重新审视生命,感悟生命,重新领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不需要自私和懒惰,生命不应该贪婪与麻木;生命需要充满奋斗和勤奋,生命需要博大和豪迈。珍重一切生命,感受一切生命的心跳,自身生命的光彩才会璀璨夺目,自身生命的跳动方会如战鼓轰鸣、长盛不衰。,【前后照应】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明中心论点。,【名师点评】 文章围绕“正是一切自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这一观点逐层展开。接着从自然生命的力量对人的激荡,人不尊重自然生命而造成的现状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论述人如何与自然生命和谐相处,与自然生命一起长盛不衰。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指向明确,而论述顺着指向逐层展开,思路清晰,文理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