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4203551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课件:15.诫子书 (共20.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诫子书,人教版,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办法,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年纪,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消失,最终,接触社会,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来得及,【解析】A.随着/和;B.怎么/什么;C.的/代元方;D.精神。,D,【解析】A.学习;B.岁月/当时;C.远大的目标/遥远;D.明确/公开、显露。,A,3重点句子翻译题。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

2、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坚定自己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逝,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二、内容理解 4内容理解填空(解答)题。 (1)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 (3)

3、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慢、不能险躁的句子是: _,_。,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诫子书是诸葛亮告诫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_和_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是告诫儿子 _, _。 (5)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为人要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其次,要有志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再次,要珍惜时间: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学习,做人,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6)学过本文后,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 示例一

4、: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等到自己年老后,才悲叹蹉跎了岁月,那将于事无补。示例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明确努力的方向,否则就会迷失自我。,5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是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B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躁”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C在文中,作者是就学习和修身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D文章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解析】文章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B,(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夫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D,孙叔敖疾,将死,诫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

6、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数:多次。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禨(j):迷信鬼神和灾祥。,【解析】A项,告诫;B项,迷信/讲信用; C项,通“智”,智慧/知道;D项,否定词/通“否”。,A,7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而子辞 请寝之丘 故至今不失。,/,/,/,8翻译句子。 (1)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孙叔敖懂得把别人厌恶的东西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7、9“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孙叔敖之知”表现在: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参考译文】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