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它们吸水吗》说课设计 - 说课稿评课稿材料

上传人:卢卡****7 文档编号:184201353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它们吸水吗》说课设计 - 说课稿评课稿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它们吸水吗》说课设计 - 说课稿评课稿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它们吸水吗》说课设计 - 说课稿评课稿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它们吸水吗》说课设计 - 说课稿评课稿材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它们吸水吗?说课设计 - 说课稿评课稿材料 一说教材?它们吸水吗?是教科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资料?中的第4课。重点是让同学了解资料的吸水性与他们的用途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打好根底。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因此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系列。小同学的学习,最好是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具体到笼统。为此,了解资料的吸水性,必需由同学自身去探索,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而三年级同学年龄小,对实验接触少,动手能力差,故而结合本课和学科根本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1.通过

2、实验观察,比拟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的浸透性的大小。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并能自身动手实践,增强资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拟资料的吸水性。教学难点:通过比拟发现资料的吸水性与资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十片。(每组一份2.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每组一个3.餐巾纸、铅画纸、放大镜每组一份4.杯子、筷子、毛巾、卫生纸(每组一份5.放大的蔡伦相一张。播放古代造纸录像本 课是实验课,要上好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主题作用,从而完成任务。二说教法低年级同学对实验

3、很感兴趣。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法为主。同学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同学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同学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三说学法从同学实际动身,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学法方面从以下几点指导:1.继续学习实验法。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描述。3.能自身动手实践,造一张纸。四说教学程序。心理学研究标明:只有经常启发同学动手、动脑,自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干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为遵守科学开展规律:发现问题amp;mdash;amp;mdash;解决

4、问题amp;mdash;amp;mdash;联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局部:一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三年级同学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我以谈话导入,继而出示四种资料,让其猜测:谁更容易吸水,在猜测中激发兴趣,明确实验目的,同学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了。二实验观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根底上才干进行。这局部教学便以指导同学实验观察入手,亲自操作,进而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为抓重点,破

5、难点,面向全体同学,根据同学特点,教材内容,布置了三个实验,并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思想。同学实验能力差,因此实验前让同学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实验时指导同学操作,配合、观察、比拟,实验后归纳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指导同学观察“谁更容易吸水,首先让同学明确方法,再拿出四种资料,滴水观察,谁吸水快?谁吸水慢?再考虑:吸水性和资料的什么有关?为什么纸更容易吸水?由这质疑,立即进入第二个实验。第二步:指导同学观察纸,了解纸的特性。教给同学观察方法后,师巡视,生合作观察,描述结果,师点拨:让同学明确纸由纤维构成,既然如此,愿否造一张纸,顺理成章进入第三个实验。第三步:指导同学造一张纸,明确造纸方法后,小组合作,从而知道资料课循环使用,增强环保意识。在整个活动中,活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动静结合。同学在学习中质疑,在教师和时引导下解疑,从而形成正确地认识。三应用知识,深化认识。利用课堂小结、“考一考等形式,稳固知识,增强信心,培养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五说板书设计。为集中同学注意力,突出教学重难点,本课采用了归纳直观式板书。一目了然地再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稳固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