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98978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在政府论中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 )A法律只会限制人的自由B法律制约并保障人的自由C离开法律的约束更加自由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2、小明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知道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

2、由此小明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方略 D宪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3、中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强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ABCD4、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

3、5、“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D我们应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6、九年级某班的一次普法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相陈述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其中错误的观点是()A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可见,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由宪法规定B宪法是子法、普通法律是母法,宪法的制定源于普通法律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也比普通法律更严格D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7

4、、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关于这两种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有()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 B C D8、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

5、必要代价。ABCD9、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健全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0、“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崇尚自由 崇尚法治 权利重于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 B C D11、要想实现自由,人们只有共同建立公正、平等的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自由才能

6、真正实现。这说明(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超越法律就实现了自由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人们的真正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A BCD12、作为公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宪法的尊严,应努力做到( )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自觉习惯要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维护宪法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坚决制裁,保护宪法的权威性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ABCD13、对下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1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

7、权利等多方面的基本权利,这说明宪法( )A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是国家的根本法C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D是党员的最高行为准则15、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1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BCD17、狄更斯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刘易斯却说:“责任有时使人厌烦。”对

8、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狄更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能获得回报B刘易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C两个人的话都是错误的,因为快乐与否与责任无关D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因为承担责任既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代价18、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忍气吞声,尽量逃避 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BCD19、近年我国放宽政策,对月销售额和月营业额23万的小微企业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营业税。这一举措说明( )A小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小微企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小

9、微企业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D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2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要求我们()A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B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2、2017年全国期间,人民网特别策

10、划“我有问题问总理”互动栏目,网友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参与留言。这一做法( )A能保障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能及时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C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D能广开言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23、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识正确的是()A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D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

11、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这告诉我们( )A规则是一成不变的B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C一些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废除D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5、“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真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阖家团圆笑开颜,微信红包更重要 B回归理性抢红包,家人团聚叙亲情C对面交流增感情,拒绝红包莫沉醉 D虚拟红包别当真,远离手机拒依赖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郑某原来是某中学的“三好学生”。在电子游戏厅结识了几个“赌友”后,经常旷课聚赌。老师和家长多次批

12、评教育,他都听不进去。为了偿还赌债,他经常与“赌友”一起在校外扒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次,仍不悔改。一天,当他在一家商店盗得价值几千元的商品后,再次被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郑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犯罪有什么特征? (3)我们应从此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2、阅读情境,回答问题情境一:小丽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比较内向,在班级中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数学老师让小丽当数学课代表之后,小丽按数学老师的要求去做:数学作业本及时上交、对交不上的同学要及时督促、及时把同学的疑问上报老师、上课前到办公室联系老师,安排课堂准备工作她忙得不亦乐乎,渐渐地

13、,小丽以一个活泼开朗、主动交往、认真负责的新面貌出现在同学面前了。情境二:我比较胆小,很害怕出错,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从不回答问题。我在的学习小组,为帮助我改掉这一弱点,每次小组抢到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推荐我回答。渐渐地,我不再害怕出错,胆子逐渐大起来了。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我的精彩演讲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阵阵掌声。(1)从小丽的变化中,你觉得集体生活有什么作用? (2)“我”在集体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对材料中的问题,你是怎样认识的?3、增强义务观念 依法履行义务材料一:一位父亲在给正在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家,养活你是一种责任、义务,并不图你长大后对家有什么贡献;但对国家,每一

14、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她的兴衰。当今中国需要一批有志青年,希望,你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储备一些知识和能力,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吧!”材料二:“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柯俊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生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他向挽留他的外国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祖国为他进行科研提供了支持,而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阅读上述材料,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父亲信中三处划线部分是履行哪些义务?(2)请从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柯俊博士的人生选择。(3)你准备如何去履行法定义务?4、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