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生物(B卷)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84198288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生物(B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生物(B卷)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生物(B卷)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生 物(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2、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果蝇的优点之一是果蝇的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学分析C蜜蜂的雄蜂比雌蜂更适合用来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D噬菌体侵染细菌比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知识内容。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用来研究遗传规律的理想材料,A项正确;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的优点之一是果蝇的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学分析,B项正确;蜜蜂的雄蜂比较特殊,是单倍体,产生配子时,观察不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不适合用来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C项错误;T2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结构简单,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做实验,能够解决肺炎双球菌体

3、外转化实验中因DNA不纯而遭到质疑的问题,D项正确。2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或 B或 C或 D或【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4、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

5、合子无法判断,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3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F1中没有个体被淘汰,所以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A项正确;玉米群体自交

6、,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玉米群体中有杂合子,而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所以亲本可均为突变型,B项正确;F1中的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Bb=11,所以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突变型野生型=(+)(+)=115,C项正确;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但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D项错误。4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若符

7、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D【解析】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或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项错误;多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D项正确。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8、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而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可见,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A、B正确;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6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

9、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杂交编号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株数)F1甲有(199),无(602)F1乙有(101),无(699)F1丙无(795)注:“有”表示有成分R,“无”表示无成分R用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A21/32 B9/16 C3/8 D3/4【答案】A【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为有成分R,又知无成分R的纯合子甲、乙、丙之间相互杂交,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为AaBbCc且无成分R,推测同

10、时含有A、B基因才表现为有成分R,C基因的存在可能抑制A、B基因的表达,即基因型为A_B_cc的个体表现为有成分R,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无成分R。根据F1与甲杂交,后代有成分R无成分R13,有成分R所占比例为1/4,可以将1/4分解为1/21/2,则可推知甲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或aaBBcc;F1与乙杂交,后代有成分R无成分R17,可以将1/4分解为1/21/21/2,则可推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与丙杂交,后代均无成分R,可推知丙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比例为11,或(基因型为AaBBcc和

11、AaBbcc,比例为11,)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为AaBbcc,故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相互杂交,后代中有成分R所占比例为:1/213/41+1/23/43/41=21/32,A正确。故选A。7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B减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C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D减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C【解析】若该生物体是纯合子,则四分体时期发生的交叉互换不会导致基因重组,A错误;减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12、,B错误;玉米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0条染色体,则其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包括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C正确;减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8二倍体生物(2N=10)的某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B该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是体细胞的2倍C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含同源染色体D着丝点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基因不同与互换无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知识内容。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0条;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

13、中染色体数为20条,A项错误;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是体细胞的2倍;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B项错误;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若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项错误。9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2/3为桔红带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

14、叙述错误的是A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B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答案】D【解析】已知该鱼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后代出现的表现型比例为桔红带黑斑橄榄绿带黄斑21,说明桔红带黑斑为显性性状,且后代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情况。由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均为杂合子,A正确;由分析可知,桔红带黑斑为显性性状,则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为显性基因,杂合桔红带黑斑鱼(Aa)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可推得基因型为A

15、A的个体死亡,即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B正确;由于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自然繁育条件下,该显性基因的频率会逐渐下降,则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C正确;桔红带黑斑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则无论回交多少次,所得桔红带黑斑品系均为杂合子,D错误。故选D。10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1携带的Xb可能来自I-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红色色盲、MN血型及系谱图分析。仅研究红绿色盲,依题意和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