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184197469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补充句子复习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 填入下面括号内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从水上走过,( );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 )。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 );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 )。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留下片片荫凉 留下粼粼波纹 留下圈圈年轮 留下种种希望ABCD2. 下面括号内应填的最合适的一句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他仅仅

2、是个梦吗?A受污染的河流所有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的而又重新清波荡漾。C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3. 填入下面括号内的文字与整个句子构成最恰当的比喻关系的一项是( )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霎时, :山峦、田野、屋舍 ,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个红色的梦。A西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 仿佛披上一层红红的轻纱B西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 仿佛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C西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 仿佛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D西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 仿佛穿上一件红红的外衣4.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括号内,正确的顺序是(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

3、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BCD5. 仔细品读下面的句子,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天地间挥毫泼墨 浓浓的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都完全地脱了鹅黄的底子 呼吐出纯纯的气息夏日的绿,( ),在蓝天白云下,描绘着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卷。映入眼里的或墨绿,或青绿,( ),它是这般的葱茏和葳蕤(wi ru)着,不再浅薄,不再稚嫩,( )。它充满激情地吸纳着烈烈的阳光,( ),让你在这绿的庇护中,神清气爽,尽享清凉。

4、ABCD6. “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线上空中课堂学习知识。这样的线上课堂( ),丰富了我们的人生记忆。”横线上应填( )A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B跟平时很相似C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D是我们学生的学习任务7. 下面这段话的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语句顺序正确的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ABCD8. 依次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分句,最恰当的一项世( )。在春日踏青

5、,青芜如毯,_;夏曰听雨,雨声淅沥,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诗是红叶清风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BCD9.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D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

6、地 黄皮肤的群落10.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横线处所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_;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是我们可以_;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是我们可以_;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_A利用现在 指挥自己 把握心情 展现笑容B指挥自己 展现笑容 把握心情 利用现在C展现笑容 把握心情 利用现在 指挥自己D把握心情 展现笑容 指挥自己 利用现在附: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上下文衔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

7、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第一空,根据前面“风从水上走过”可知应该写“留下粼粼波纹”;第二空,根据“岁月从树林穿过”可知应该写“留下圈圈年轮”;第三空,根据“叶从夏走过”应该写“留下片片荫凉”,第四空,根据“雪从冬走过”,可知是“留下种种希望”。故选:C。2【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补充句子。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与题干句子句式相同的句子。同学们在仿写句子时要注意文章或例句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另外,词性要相当,并且要符合题目的

8、要求。本题中,同学们可以用“所有(被人类破坏的)的(森林、河流等)重新(焕发生机)”造句。3【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连贯的判断。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自然,保持语言连贯。这方面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A选项: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可知,夕阳照耀到山上的情景应该是“西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西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显然是比喻夕阳的,用来比喻夕阳照耀到山上的情景显然不贴切。第二空,根据后文的“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个红色的梦”可知,填“仿佛披上一层红红的轻纱”最为恰当,“红红的轻纱”与后文的

9、“揭开”、“红色的梦”相互呼应,正确。B选项: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可知,“西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显然是比喻夕阳的,用来比喻夕阳照耀到山上的情景显然不贴切,排除。C选项:第二空,根据后文的“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个红色的梦”可知,突出的是红色,“仿佛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显然不合适,排除。D选项: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可知,“西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显然是比喻夕阳的,用来比喻夕阳照耀到山上的情景显然不贴切,排除。4【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

10、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描述的是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接着描述的是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然后描述的是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诚意,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最后表达的是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故选:C。5【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注意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从“在蓝天白云下”可知第一空应选“在天地间挥毫泼墨”;从“或墨绿,或青绿”可知第二空应选“都完全地脱了鹅黄的底子”;从“不再浅薄,不再稚嫩”可知第三空应选“浓浓的把生命的层

11、次极尽展现”;“充满激情地吸纳着烈烈的阳光”与“呼吐出纯纯的气息”相对应;所以顺序是。6【答案】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衔接能力,联系上下文来答题。以往,我们都是坐在教室里上课,学习,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线上空中课堂学习知识,这对我们来说,这是新鲜的体验,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此选项A符合语境。7【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序,先观察所给的语段信息。排序题最难的就是找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条理地梳理句子顺序。为了更快地操作,首先可以任意找到一个句子作为思维起点(这个起点并不一定是第一句),然后找到各句中的关键词,并通过这些关键词把句子串联起来,最终的语序就出来了。语段先描写

12、了荷花、莲叶、莲子和藕的特点,补充句子时只要接着话题,顺应文意,按照它们的特点去补充即可。荷叶的特点是宽大,荷花的特点是芬芳,莲子的特点是苦心,莲藕的特点是深埋于水下。按照这一特点,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结合“春日踏青”可以想到“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结合“夏日听雨”可以想到“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丝虚幻的朦胧”;结合“秋日看花”可以想到“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结合“冬日观雪”可以想到“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9【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解答这道题我们要整体阅读语段,把握大意,再看局部,照顾前后句,根据整个语段的大意,黄河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先后过程,先是“土地”,有了土地才有了人民,最后形成文化。10【答案】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补全句子的能力。分析句子可知,括号里的短语,与前句构成转折的关系;由此“不能左右天气”可从心情好坏的角度进行衔接;“不能选择容颜”可搭配“笑容”;“不能号令他人”可衔接“自己”;“不能预知未来”可衔接“现在”;结合语境可得出对应着“心情”“笑容”“指挥自己”“把握现在”,据此作答。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