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84196462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教案: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翠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一、教材简析本文生动形象地记叙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全文分翠鸟的外形、行动敏捷和栖息习性三部分写成。文笔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启发学生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会用“机灵”、“愿望”造句。3.复习总分的句群关系,懂得分述部分分几方面写。课前准备投影片、录像带、翠鸟图片、手绢。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课文中的一些词语。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呀?(投影片出示翠鸟)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世纪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翠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投影片出示教师总结出的三点:翠鸟是什么样子的?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的家在哪里?2.出示尝试目标。今天这堂课我们将先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完成这些任务。(幻灯出示尝试验目标)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学习按一定顺序及

3、抓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3.尝试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能些与翠鸟有关的知识?检查字词。疾飞锐利绣满等待蹬开逮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给自然段加上序号。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4.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看录象,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翠鸟哪儿最漂亮?出示尝试试题。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各方面有何特点?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翠鸟

4、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小组讲座尝试题,师生交流板书:红色的爪子羽毛 (颜色鲜艳)翠鸟 (小巧玲珑)眼睛 (透亮灵活)嘴 (又尖又长)重点段落理解,幻灯出示: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鸟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读这段话,完成思考题。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讲(),课文从()、()、()三个方面,把这个内容写具体了,因此第()句是总起句。师生分读: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句。理解“鲜艳”一词:A.头上的羽毛怎么鲜艳?(区分橄榄色与翠绿色)为什么用“绣

5、”而不用“画”?(出示手绢比较“绣”与“画”的不同效果(板书:橄榄色、翠绿色)B.背上的羽毛怎么鲜艳?认识浅绿色。(板书:浅绿色)C.腹部的羽毛怎么鲜艳?认识赤褐色。(板书:赤褐色)D.理解“鲜艳”是什么意思?E.这是些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个人读,学生领读、齐读)5.尝试练习,巩固新知。出示一张画有翠鸟的图片,请同学动手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动手贴。说话训练:看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像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练习背诵。做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基础。试背诵第一自然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6.总结。介绍其他种类的翠鸟并作小结。总评:本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尝试法的运用方面有不少特色:把揭题后的学生设疑“你想知道什么”与尝试中心的揭示相联系,也就是直接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尝试积极性。在学生的尝试过程中教师相机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显得自然而贴切。如语段分析的填空;“画”与“绣”的比较区别;翠鸟外形的生动描写等。学生尝试手段比较多样,不仅有常见的读书、思考、讨论、笔答,还有贴画、看录像、想像说话、背诵等,使课堂教学中充满学生的自主活动,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尝试,激发了学生尝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情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