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95327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你才是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所欲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彰显其存在的意义ABCD2、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小康-

2、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现代化D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下列关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统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民族自行决定本民族一切内外事务只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能保障平等友善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ABCD4、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四季,那么青春期就是生命的春节,“春季”是人生最

3、美好的年华,它既我们带来浪漫的遐想和成长的欢乐,也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因此,我们应该( )隐蔽地与异性交往,避免被别人发现了解和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促进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增强自制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了解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ABCD5、从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到谷歌暂停部分业务往来,华为公司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针对美国的“打压”,华为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表示:美国的做法对5G没有影响,技术过硬是华为最大的底气。以上材料说明了(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战略

4、的重心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我们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 B C D6、当前,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养老问题异常严峻。2019年3月5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这( )说明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启发我们应适时放弃计划生育,谋求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表明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体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ABCD7、水价调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各地在调整水价时相继召开了水价听证会,众多市场踊跃报名参加

5、。这表明我国公民积极参与(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管理8、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 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 B C D9、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都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这是因为( )A现实交往比网上交往有更多的压力和责任B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都是平等的个体,自由自在C交往应该以网上交往为主,现实交往是网上交往的有益补充D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现

6、实的交往可以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10、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此,下列观点中理解正确的是()A独立要有独到见解,也能接纳他人意见B独立是不人云亦云,不认同他人观点C独立应该是追求独特,做到与众不同D独立就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全是正确的11、“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是因为(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ABCD12、有些同学进入初三后,觉得学习压力明显加重,总担心考不好,焦虑不安。面对这种

7、情绪,我们应该主动调节。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是( )A张晓每晚玩网络游戏到深夜B李明上课时看小说解压C王鹏整夜唱歌排除焦虑D朱军每天抽时间到运动场跑跑步13、以百度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竞争力的产品与独特的创新文化,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技术经验成为创新之源,甚至为世界科技创新带来产品和服务的“颠覆性”变革。可见( )A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B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C核心技术是别人赐予的D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14、“向往平等,天经地义;追求平等,人性所至。”下列关于践行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8、( )A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B践行平等就要追求自由C践行平等就要享受权利D践行平等就要履行义务15、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够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完全相同承担责任就必须获得个人回报ABCD16、某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成绩突出:乡村旅游渐成气候;农村基础设施配备基本到位;农村厕所改造全部完成;4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取得这些成就表明该地( )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实现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

9、发展经济的同时又注重改善民生ABCD17、“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18、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9、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履行了公民义务的是( )A姗姗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B小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C阿金把故意弄坏

10、的MP4退还给商家D小谷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20、微信朋友圈曾被这样一段话刷屏:“不管你在哪里遇到军列、军车、军机、战舰等军事设备,请不要拍照、录视频发到朋友圈。你的好奇和无意可能会泄露军事机密。”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部分公民缺乏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政府的事公民的国家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ABCD21、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国家重视并做好扶贫工作( )A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B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C能够彻底消除东、中、西部地

11、区的发展差距D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22、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3、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各级人民政府24、傍晚时分,小女孩因父母还没回家进不了家门,便站在工厂窗外,借着从窗内透出的一束灯光,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小女孩的行为启示我们应该( )A克服厌学情绪和学习压力B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C树立合作探究的学

12、习观念D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25、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这说明( )A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B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最多、影响最大C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积极采取行动D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材料一 时常发现身边有一些偏执而又矛盾的年轻人:看到好人好事,会阴阳怪气地说“没准是为了追名逐利”;看见街头执法,会先入为主地断定“城管没一个是好人”;见到有人走红,就要揣测一番“背后的金主是谁”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

13、后的动机。材料二 有人说,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但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更不是网上一些“喷子”的见谁“怼”谁,而是在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之上作出的理性判断。(1)材料一中,“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是独立思考吗?为什么?(2)为什么说“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3)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2、材料一:“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

1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效果明显,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祖国大地正在绿起来、美起来。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阅读上述村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党和国家为什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三个方面即可)(2)联系上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说明建成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坚持哪些生态理念(两个方面即可)3、材料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