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可编辑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4187925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可编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可编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可编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可编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可编辑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一、视危为机,增加加快发展紧迫感 2021年,我们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实现了经济发展提质提效、乡村振兴破局破题、党的建设从严从实“三大目标”,开创了“三美东至”新局面。一是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我们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大探讨为全篇开局,出台并有力推动39项关键举措,破除了一系列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县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求发展的意识明显提升。二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依据“四经普”核算的数据,全县地区生产总

2、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02.7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16.78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4%,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3.5%、12.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8: 42.7:41.7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三是城乡建设不断加快。主动融入长三角,谋划出台东至行动方案,舜城新区起先启动。东流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木塔红军纪念馆建成开放。2个村入选全省漂亮乡村50强。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如期完成4405人脱贫任务,东至经开区环保顺当“解限”,大庆之年风险可控。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 9.3%,全县人民获得感、华蜜感

3、、平安感进一步增加。这些成果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浸透着全县干部群众尤其是广阔乡村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旧在高压负重前行,主要表现为“四大压力”。一是发展支撑的压力。主要指标增幅放缓,工业退规52户,规上工业企业数锐减到93户,占全市的18.2%;投资后劲不足,在库5000万元的项目只有63个,支撑全年的经济增长难度加大。二是产业升级的压力。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创新链末端,工业企业产品中超六成为原材料工业品,规上工业增加值率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三是疫后复原的压力。从对园区、企业、项

4、目和中小微企业等“四重一小”复工复产摸排状况看,复工不达产,复产率低于复工率,规下低于规上,服装劳动密集型企业低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用工难和返岗难冲突突出,企业用工返岗率只有去年同期的73.7%;供需两端连接冲突突出, 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四是民生保障的压力。全面建成小康和脱贫攻坚都是硬任务,不能打折扣。减税降费劲度加大,财政刚性支出依旧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凸显。 综观全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有醒悟的相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形势的改变,有利的条件和潜在的机遇也在叠加。这次疫情过后财政政策更加

5、主动有为,货币政策更加敏捷适度。省委、省政府又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导向显明,力度空前,只要我们把握大势、正视困难、迎难而上、视危为机、化危为机,就能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拉高标杆,开启三年提升新征程 市委市政府对东至提出了“大县要有大担当大作为,实现十四五末沿江乡镇园区经济总量翻一番,全县进入全省c类县前10位,做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盼望。县委常委会经过慎重考虑,反复酝酿,确定以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把做强做大做优产业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第一,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安排,是融入长三角

6、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紧紧跟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快进键,用好比较优势,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化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实施提速加力增效,加快培育区域发展新动力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着力提升长三角西向门户节点城市地位。从省市报告中可以看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全省的机遇,是全市的机遇。融入合肥都市圈、站稳皖江示范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同样也是东至发展的最大的历史机遇。身处这样的机遇期,假如我们不牢牢抓住,在全省61个县区中老是一个“后进生”,发展方式还是“老一套”,发展速度还是“顺水淌”,就恒久不能与全省全市同频共振、恒久赶不上高质量发展的进

7、程,对全省全市都是个拖累。实施三年提升行动,不仅关系三年,也关系长远,不仅关系东至,也关系全市;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全县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加机遇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国家战略和省、市部署在东至落地生根。 其次,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安排,是实现“凹地崛起”的现 实须要。去年,我县经济增长复原到近几年来最好的水平。但相比于省委、市委的目标要求,相比于东至自身改革发展纵深推动的实际须要,相比于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我们发展的步伐还需加快,发展的标准还需拔高,“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窘迫境地还没有彻底摆脱。 从“三个维度”分析。一是对标先进,我们的差距越来越

8、大。从我县对标的广德、宁国市看,与广德的差距已经从2021年的85亿元扩大到了2021年的122亿元,与宁国的差距已经从2021年的153亿元扩大到了2021年的165亿元,这两个市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量达到25亿元左右,在不考虑gdp核算下,我们每年的增量只有10亿元左右。照此速度,差距呈现加速扩大之势。二是环视周边,我们受到的挤压越来越重。年前,县四大班子走访周边比邻县,对各县的发展感到惊异和艳羡。向北,枞阳试行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成立省内首支县域直投产业基金,工业用电量增长12.1%,东至工业用电量增长2.4%;新增贷款26.8亿元,高出东至15亿元;向南,浮梁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8.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达到91.5%,景德镇学院32万平方米新校区实现一年动议、一年征迁、一年建设、一年交付运用的奇迹,创建了项目建设的“浮梁速度”。而我们做一个项目,前期工作像漫长的长征。向西,彭泽、湖口异军突起,去年彭泽县胜利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园投资主体九江凯瑞公司胜利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国字头”的三个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增长9.2%;财政总收入27.7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湖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16.2%,税收收入43.2亿元、增长14.2%。两县经济增长、财税增长、投资增长都远

10、远高于我县。三是谛视区位,我们的优势越来越少。进入高铁时代,大家看看东至在地图上的位置,东至被高铁网围成一个圈,北边有安九(池九)、东边有池黄,南边有九景黄,东至比较优势正在快速下降,有被边缘化的危急。面对这样的逆境、这样的压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沉醉于眼前的成果,没有任何理由沉湎于过去的辉煌,更没有任何理由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说自话。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东至的使命感,确保东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站稳脚跟、加快崛起。 第三,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安排,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之举。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产业发

11、展的基本框架体系已基本建成,形成新 型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大健康、旅游“3+2”产业体系,但由于多种缘由,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资源奢侈重,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产业结构看,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全省将近8个百分点。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低,化工产业多是“两头”在外,箱包、袜业、服装等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产业升级任重道远。从产业业态来看,服务业仍以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受这次疫情影响很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金融、文化旅游、大健康等新产业新业态

12、新模式亟待发展。从质量效益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61吨标准煤,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只有9%左右,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实施三年行动安排,就是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要素,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大,把传统产业改造好,打造东至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让经济结构更稳健、质量更好,单位产出更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 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安排就是要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位次明显提升。 首先,要明确目标。一是扩总量,到2022年经济总量超260亿元、财政收入 22亿元,争取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二是提质

13、量,就是财政收入占gdp总量比例、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逐年提高。工业化率达到40%,三产增速高于gdp增速。新增信贷净投放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三是增重量,就是在全市的经济份额的比重与人口资源相匹配, 2022年争取进入全省c类县前10名。今后每年的年度目标要结合三大目标相连接,要围绕三大目标进行制定、进行分解。 再次,要落实任务。即: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一是首位产业推动工程。将现代化工产业作为我县首位产业,实行首位产业、首位支持。围绕化学制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延长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把东至经开区打造成综合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现

14、代化工园区。二是产业集群壮大工程。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加强对袜业箱包服装产业、绿色食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业、矿业高值化利用产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风凰涅磐、浴火重生,将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切切实实转化成发展优势。三是开发区提质工程。就是 要推动省级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创新发展,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争先进位,真正扛起产业强县的主体责任。大渡口经济开发区要建成产城一体的新城区,东至经济开发区要通过全面实施开发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到2022年进入全省园区50强,争取进入省政府表彰前30强序列。四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工程。加快融入长三角

15、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合肥“1小时”都市圈,努力打造省际边界县的样板。转变招商方式,紧盯投资强度、产出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能耗约束限度、将来成长度“六个维度”,强化产业招商,将东至打造成投资的热土。五是企业上市加速工程。去年,我们考察的宁国市各类上市(挂牌)企业达47家,形成了安徽资本市场的“宁国板块”,累计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223亿元,再造了一个“资本宁国”。我们在市场干脆融资规模不足宁国的“零头”。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民营企业难以翻越的“高山”。我们要加快形成储备一批、上市一批、提升一批的梯次推动的上市格局,到2022年,实现华尔泰主板上市,安东集团建材板块、金鹏香精香料进入上市辅

16、导期。六是优质品牌培育工程。长期以来,我们不缺好的产品,像优质农产品、服装箱包等,但是吃了“没有品牌的亏”,被视作“大路货”,价值提不上,市场在低端。实施优质品牌培育工程就是要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主动发展品牌经济,激励企业主动开展品牌创建,潜心专注品质提升,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更多向品牌要市场、要效益、要竞争力,创建一批拥有自主学问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品牌产品、优质品牌工程和优质品牌企业。七是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工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基地化加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链,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八是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加大与大院大所对接力度,推动探讨成果在东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