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4124570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愿天下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选)-综合应用能力1、 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_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确实是由个人组成的,但不能由此引出每一个个人都是历史创造者的结论。2、 科学技术是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_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解析:科学技术是指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科技成果是指这种实际能力的当期水平。故本题判断正确。3、 所有的公文中,_

2、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A: 决定 B: 命令 C: 规定 D: 决议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命令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故本题答案选B。4、 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 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 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这段文字说明_。A: 社会公

3、正是具体的 B: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C: 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D: 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社会公正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平有不 同的认识,接着引用恩格斯的话进行佐证。因此文段主要说的是社会公正的历史性。故答案选B。5、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_。A: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要

4、注意根据题干中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据l977年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以推知材料所叙述的是恢复在文革中被取消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故选B。6、 微晶玻璃具备了玻璃和_的双重特质,成为了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A: 水晶 B: 陶瓷 C: 钢化玻璃 D: 树脂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微晶玻璃,又称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是综合玻璃,是一种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水晶。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本题正确答案为B。7、 战国时期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_A: 形式逻辑

5、 B: 辩证逻辑 C: 化理学 D: 自然哲学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在中国,形式逻辑的产生基本与欧洲同时。代表学派有墨家与名家,此外还有儒家的荀子。有意思的是,墨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而名家为的是建立诡辩体系。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墨经中,该书对于逻辑已有了系统地论述。例如它区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出大故(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与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而名家的惠施则提出了合同异的诡辩原则,目的是取消概念的边界。与惠施相反,同属名家的公孙龙则提出了离坚白的诡辩原则,认为任何独立的概念都有且只能有单一的属性。名家提出了许多诡辩命题,例如白

6、马非马、鸡有三足、孤犊无母、连环无扣、白狗黑以及今适越而昔来等等。显然,名家此种开倒车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特有的,它能够建立其诡辩体系恰恰表明当时逻辑发育的水平很低,有着大量漏洞因此名家才有机可乘。不过,名家此举也使得这些漏洞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垫脚石若要发展逻辑,就必须去克服名家的诡辩命题。此外,名家的诡辩命题中也有合理因素有的确实击中了形式逻辑的要害,这就意味着,除了形式逻辑之外,还有其他逻辑。最后,名家的部分命题里,可能含有合理的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的认知过程的认识。比如一个命题是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这个命题若要成立,则必须以地球是圆的作为前提。在当时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占主导

7、的情况下,名家能有这样的认识是不易的。再有一个命题是认为飞鸟未尝动,若做正解,应该是名家认识到我们对于运动的直观概念是建立在将归纳了两次静止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能做出这些判断实在不容易,可惜这些认识都是以诡辩的形式出现的。此后,形式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基本陷入了停滞。8、 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_。A: 公文的定稿 B: 公文的草稿 C: 公文的会签 D: 公文的核实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这是指机关领导对审核的文稿进行最后审定并签署印发。这是文件定稿形成的最后环节,是领导对公文进行严格把关的一项决策性程序。故本题答案选A。9、 中小学教

8、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中小学教师应遵循的职业规范有_。A: 与人为善 B: 终身学习 C: 团结互助 D: 为人师表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答案】B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10、 动态密码是根据专门的算法生成的一个不可预测的随机数字组合,每个密码只能使用一次,目前被广泛运用在网银、网游、电信运营、电子政务等应用领域。以下不属于动态密码的是_。A: 数字证书 B: 短信密码 C: 硬件令牌 D: 手机令牌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短信密码是以手机短信形式请求包含6位随机数的动态密码,身份认证系统以短信形式发送随机的6或

9、8位密码到客户的手机上,客户在登录或者交易认证时输入此动态密码,从而确保系统身份认证的安全性。硬件令牌每10秒变换一次动态口令,动态口令一次有效,它产生6位或8位动态数字。手机令牌是用来生成动态口令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它是由运行在手机上的程序产生动态口令,动态口令与手机绑定进行身份认证。以上三种均属于动态密码。数字证书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网上交易安全保障手段,是以PKI技术为基础的认证手段,不属于动态密码。本题正确答案另A。1、 能够支持组织实现未来五年居行业前三这一目标的计划是_。A: 战略计划 B: 人事计划 C: 财务计划 D: 程序性计划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战略计划是

10、企业根据外部市场营销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涉及企业管理各方面(包括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计划。它也称为长期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而制定的有广泛意义的计划,通常表现为三年或五年以上的发展规划。故本题答案选A。2、 下列对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A: 宪法是根本法,这是就宪法内容上讲的 B: 宪法是最高法,这是就宪法效力上讲的 C: 宪法规定的根本任务,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宪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它确认了我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宪法是根本法和最高法。D

11、项说法错误,当选。3、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_,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B: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三农问题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4、 员工在单位工作超过_年,即自动形成无固定期限合同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A: 5 年 B: 10 年 C: 8 年 D: 4 年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 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故本题答案选B。5、 下列处罚方式中,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_。A: 罚款 B: 罚金 C: 拘役 D: 剥夺政治权利参考答案: BCD本题解释:答案:B,C,D答案解释:BCD。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选项B、C、D均属于刑罚刑种。本题正确答案选BCD。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