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23330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最新)(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2、通过下图漫画可以形象地告诉我们(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ABCD3、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

2、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 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 B C D4、伴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拆”“暴力执法”等字眼在近几年的新闻和网络媒体大幅减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体性冲突事件也销声匿迹。对此你想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说的是(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受刑罚处罚 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正当合法利益ABCD5、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爱护公共财物 保守国

3、家机密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ABCD6、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 )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7、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 BC D8、下列属于认同宪法的原因的是( )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

4、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ABCD9、近几年,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恶意拖欠,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强买强卖、借贷不还等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风气造成极大伤害。这提醒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到( )A尊重他人B以礼待人C诚实守信D包容他人10、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友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A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B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D大家在一起的惟一目的是把学习搞好11、据报道,2017年4月8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

5、十五日。徐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2、某县国税局两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期间,该县国税局领导以单位的名义,开具两人工作业绩突出的证明,建议法院从轻处罚。对于这一建议,法院应该( )A采纳,因为公民平等地享有建议权B不采纳,因为法院不受国税局管辖C采纳,因为法院和国税局都是国家机关D不采纳,因为法院应独立地依法作出审判13、“低头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他指那些在走路、乘坐交通工具或吃饭时,几乎都在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地成为“低头族”导致发生车祸的

6、几率增大,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容易导致焦虑、冷漠、拖延症、人际关系能力退化,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长期低头,会对身体健康不利,是一种对生命不负责任的现象ABCD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说明( )A我们应该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 B我们可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C我们应该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D我们可以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15、潘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辱骂办公民警,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潘某的行为侵犯了该民警的( )A荣誉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肖像权16、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以上关系的是( )只有尊重他

7、人的权利,才能更好的享有自己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是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权利保障公民有尊严的生活,义务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ABCD17、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18、2017年养老金并轨改革启动,近4000万公职人员缴纳养老金,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领取同样水平的养老金。养老金并轨有利于( )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弱势群体的基

8、本生活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ABCD19、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交往中,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制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A B C D20、在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批评建议权C选举权和被选

9、举权D公平交易权21、如图漫画选村长中的行为( )A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B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C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D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22、作为公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宪法的尊严,应努力做到( )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自觉习惯要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维护宪法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坚决制裁,保护宪法的权威性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ABCD23、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

10、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24、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栏目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该栏目创办6年来,逐步打造出了一个政府部门与群众网上交流的平台。网民通过“网上民声”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信息线索,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以下关于“网上民声”栏目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A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B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C有利于督

11、促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 D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范围25、“活雷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对责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B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C人人尽到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D人人尽到责任,才能共享美好的社会生活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20年春天,一场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四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胡北,数十万名湖北当地医务工

12、作者连夜奋战这是天使在人间,他们都是血肉之躯,也是别人的父母、儿女或件侣。但为了更多人的安康,他们以仁心仁术作武器,奋不顾身,在病魔与生命之间,筑起名为希望的“防疫墙”,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1)承担责任,我们可能会付出什么?收获什么?(2)向抗疫英雄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些什么?(至少写出三个方面)2、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为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网络在为“低头族”

13、带来了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中你可以感受到网络中存在的哪些消极影响?(2)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3、探究情境,明理践行。以下是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妈妈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说:“每点一次微信自带表情都在让日本人赚钱”妈妈准备将这一消息转发到微信群。(1)小华应该: (2)理由: 情境二:在公交车上,小华看见一个小偷正从一位阿姨的兜里掏出钱包,小华灵机一动地说:“谢谢叔叔帮我妈妈捡起钱包。”小偷无可奈何地将钱包还给了那位阿姨。(1)小华扮演的角色是: (2)小华承担的责任来自: 情境三:小华的同学小强因上学迟到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事后,小强在小华面前埋怨说:“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