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20613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 )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2、有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不符的是( )A我们要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B我们要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义务C

2、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 D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崇高品德3、“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依法行政4、“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5、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

3、不方便6、如图漫画选村长中的行为( )A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B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C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D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7、某班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进行宪法宣誓,是在行使政治权利B努力完成学业,是享有劳动权的体现C主动申报纳税,是自觉履行基本义务D破坏文物古迹,均属一般违法行为8、下列行为属于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有( )尊重社会公德 依法纳税 为灾区捐款捐物 保守国家秘密ABCD9、据媒体报道,我国现今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专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

4、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会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这说明( )A网络游戏本身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娱乐活动B所有学生都无法抗拒网络游戏的不良诱惑C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诱惑性D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有百害而无一利10、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ABCD11、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

5、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积极宣传法律 知法懂法 信法守法 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BCD12、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 )A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B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C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D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13、作为公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宪法的尊严,应努力做到( )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自觉习惯要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维护宪法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坚决制裁,保护宪法的权威性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ABCD14、作为一名中学

6、生,你可以参与的学习、宣传宪法的方式有( )参加宪法知识讲座 参加宪法知识竞赛在班级出宪法知识专题板报 走上街头做宪法知识义务讲解员ABCD15、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 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 以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A BCD16、“低头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他指那些在走路、乘坐交通工具或吃饭时,几乎都在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这是社会发

7、展的必然现象,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地成为“低头族”导致发生车祸的几率增大,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容易导致焦虑、冷漠、拖延症、人际关系能力退化,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长期低头,会对身体健康不利,是一种对生命不负责任的现象ABCD17、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人们还从网络中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结交到许多朋友。这说明( )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活动的质量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今后我们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到网上去购买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ABCD18、从远程课堂辅助山里娃学习到寻亲平台帮助失踪儿童回家,从在线培训让果

8、农喜获丰收到互联网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这说明(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B网络逐渐取代着我们的现实生活C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D要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9、“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C道德义务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不必履行D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20、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公平”的正确认识是( )A公平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B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C公平就是平均分配D生

9、活中可以做到绝对公平21、“小青荷”是对G20杭州峰会志愿者的“昵称”。峰会期间,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文博场馆、街道社区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行动拥抱G20,用微笑欢迎中外来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志愿者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表现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长大后再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志愿者,不需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ABCD22、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A B C D23

10、、下列属于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是( )A人大常委会审议财政决算报告B人大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C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议案D人大代表听取和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24、狄更斯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刘易斯却说:“责任有时使人厌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狄更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能获得回报B刘易斯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C两个人的话都是错误的,因为快乐与否与责任无关D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因为承担责任既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代价25、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11、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 )A一致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公平性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材料一:“划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是社会。”关注G20峰会,我们感受到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参加研学旅行,我们学会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我们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向社区提建议,我们为社区治理贡献了力量越来越大的社会生活空间,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越来越多样的社会交往形式,让我们不断感受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材料二:今天,互联网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据统计,2017年我国网民达7

12、. 72亿,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快速发展,政府网络履职成为现实和必须网络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进步,也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每个人离不开社会生活,在社会中成长。请结合封料说明其中的道理。(2)公民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请举例说明。(三例即可)示例:登录政府网站,积极建言献策。2、“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语言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超过40%的国人成为“低头族”。手机成瘾不仅造成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

13、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初中学生成为“低头族”后有哪些潜在危害? (2)对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你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3、林某上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他沉迷上网,因为没钱上网发展到偷钱、偷手机,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到初三时,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惹是生非。一天为了“哥们儿义气”,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案例中,什么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2)划线的“依法”是依据什么法?这部法律有何作用?(3)林某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什么警示?4、增强义务观念 依法履行义务材料一:一位父亲在给正在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家,养活你是一种责任、义务,并不图你长大后对家有什么贡献;但对国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她的兴衰。当今中国需要一批有志青年,希望,你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储备一些知识和能力,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吧!”材料二:“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柯俊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生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他向挽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