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20314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编)(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今年春节期间,小张同学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发现群里时不时会有人发些谣言、诈骗、传销等信息。对此,他应该( )知法守法,远离网络生活 及时举报,检举不法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少发不良信息 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A B C D2、“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国家富强了

2、,个人才会更好青少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青少年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不断超越自己青少年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ABCD3、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A B C D4、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的有( )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作为游客要保护好名胜古迹 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各科作业A B C D5、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

3、把水源败坏了。”这说明( )A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B人民法院有义务保护水源的干净清洁C司法机关要忠于法律制度,忠于事实真相D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依法治国的基础6、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7、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坚持依法

4、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ABCD8、小明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了有关宪法的知识,下列法律条文属于宪法内容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ABCD9、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他们的行为按违反的法律分类属于(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犯罪,严重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10、我国宪法规定,我国

5、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市场经济体制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较高的生产力水平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11、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 )A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B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C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D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下列属于这个制度体系的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 B C D13、对下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6、效力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14、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人们还从网络中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结交到许多朋友。这说明( )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活动的质量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今后我们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到网上去购买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ABCD15、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

7、法犯罪行为ABCD16、通过下图漫画可以形象地告诉我们(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ABCD17、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18、近年来,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的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抢座、围观并起哄、插队和闯红灯等在所有不良行为中占54%。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A养成良好生活

8、习惯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19、去年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4.5万件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35人,厅局级干部240人你对这一报告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惩治贪污腐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权力至上,权力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ABCD20、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则,比赛、考试、出行都有规则,人们说话、办事所依据的最低准则是( )A道德B伦理C法律D市民守则21、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 “我给捎句话” “直通车”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

9、参与”。这( )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实现公民的绝对言论自由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ABCD22、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各级人民政府23、大学毕业生小宁申请到国家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无息贷款后,创办了一个微型企业。像小宁创办的这种微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B微型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微型企业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微型企业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成为我国经济

10、的主体24、“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义务”这句话强调的是()A责任伴随人的一生 B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是多种的C责任是相互的 D要勇于承担责任25、中学生小刚发现叔叔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些港澳台旅游的照片,题目是“赴港澳台出国游之见闻”,小刚便立刻打电话给叔叔,向他指出其中的错误,并让他重新修改朋友圈。这表明( )A小刚在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B小刚在行使揭发检举权C小刚在行使执法权 D小刚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2016年11月11日和11月18日,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的约四百名学生开展了以“规划未来,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生涯

11、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包括:国美电器、京师律师事务所、富德生命人寿、全聚德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盈科律师事务所、凯撒旅游、中国平安、宜信财富、新东方、团中央未来网、上海夸客优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三元食品、码高机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十五家企业单位。(1)该校学生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会有哪些感受? (2)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2、小江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遵纪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 他还被选举为

12、区人大代表。(1)小江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2)小江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公民应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3、探究情境,明理践行。以下是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妈妈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说:“每点一次微信自带表情都在让日本人赚钱”妈妈准备将这一消息转发到微信群。(1)小华应该: (2)理由: 情境二:在公交车上,小华看见一个小偷正从一位阿姨的兜里掏出钱包,小华灵机一动地说:“谢谢叔叔帮我妈妈捡起钱包。”小偷无可奈何地将钱包还给了那位阿姨。(1)小华扮演的角色是: (2)小华承担的责任来自: 情境三:小华的同学小强因上学迟到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事后,小强在小华面前埋怨说:“这是我妈妈的错,都怪她今天早晨没有及时叫醒我,否则,我是不会迟到的!”(1)小华应该对小强说: (2)理由:4、在博物馆、公园、交通路口等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它们是有关部门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立的,并据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社会秩序无处不在。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2)结合实际想想,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