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4117992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在历史上,汉字“和”与“合”有相近含义。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和合”理念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按礼行事。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 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在“天

3、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 “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

4、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摘自陈秉公“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和合”理念文化内涵丰富,强调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在矛盾与融合中发展演变。B. 先秦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属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C. 中国人能视天下为一体,是因为拥有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D. 承认和尊重社会差异,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就能实现和谐有序

5、。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对“和”“合”的含义解读为切入点,引入对“和合”理念文化内涵的阐释。B. 文章谈“和合”理念,由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有理有据,层次分明。C. 第三段引用尚书尧典,意在证明中国人很早就有协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观念。D. 第五段对比孔子、汉代及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阐述“和合”理念的道德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 “和合”理念是在承认事物之间有矛盾、差异的基础上强调融合、和谐,可以说,“和合”是变化之源、发展之本。B. “和合”理念的“天下”观,滋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责

6、任担当。C.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和合”理念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其核心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最重要地位的“仁”。D. 当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体现了“和合”理念的精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3日11时40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大胆创新、努力攻关,这是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

7、的强大动力。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摘编自人类首次!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人民网”2019年1月4日)材料二: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探测器搭建起通信桥梁的中继星“鹊桥”发挥了关键作用。“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航天科技

8、集团五院中继星“鹊桥”主任设计师孙骥说,“鹊桥”虽然不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角,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他介绍,“鹊桥”运行的轨道非常特殊,环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L2)点,距离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最远有7.9万公里,距离地球近50万公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信息传給“鹊桥”后,会首先进行解调等处理,再传回地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表示,将尽力让“鹊桥”工作时间足够长,在其寿命内如果外国航天器想去月球背面探测,也可以通过这颗中继星获得帮助,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摘编自“嫦娥”

9、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新华网”2019年1月7日)材料三:50年前,美国宇航员威廉 安德斯将月球背面描述成孩提时代玩过的沙堆,“没有边界,满是碰撞痕和坑洞”。那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样子。50年后,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山地荒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地球来客。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全球第一艘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的人造航天器。华尔街日报称,在未来几周的探月任务中,中国的长期计划应该会有明显的早期收获。在月球背面作业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因为此前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美国“福布斯”网站表示,2019

10、年1月将迎来密集的航天发射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除了中国的嫦娥四号,印度计划于 1 月 31 日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月船2号”。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夹带着好奇心的驱动力、民族自豪感的激情,以及数以万亿美元计规模的产业诱感。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 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摘编自万亿蓝海待掘 投资界开启“太空之年”,“人民网”2019年1月8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将其传回地面,十多

11、个小时后,它与巡视器成功分离并顺利驶抵月背表面。B. “鹊桥”的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它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C. 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的背面的样子满是碰撞痕和坑洞,像沙堆。此描述来自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50年前的观察。D. 华尔街日报称,一直以来在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在月球背面作业可称是一项壮举。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嫦娥四号的着陆地在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这里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将来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发现。B. “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鹊桥

12、”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搭建起了通信桥梁,为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背软首陆的探测器起到了关键作用。C. 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迎来的第一个地球来客是中国,而印度也计划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成为月背第二个地球来客。D. 万亿蓝海待掘,太空探索加快。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6. 以上三则材料中,三篇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囚鸟泰羽墨我在洞庭湖平原的某片产粮区监督收粮,住处被安排在一个粮站。 这工作说闲不闲,说忙不忙,闲来无事我四处转悠,我喜欢秋后湖区的这种厚重感。乌鸦、麻雀

13、、八哥以及未来得及南飞的白鹤,不失时机地占领了大地所有的角落,天上到地上无所不在。有的稀稀拉拉在田里闹腾,有的整齐地排在电线杆上。最远处,小山丘上金黄的橘子等着人去摘。这一切在夕阳的笼罩下浑然一体,像一匹绸子,声色光影成了嵌在绸子上的花纹。这是一幅各得其所安然自得的景象,扑进眼眶的大地之物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作为旁观者的我,却是孤独的,不自由的,懒洋洋的。我准备开门。先是钥匙转动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翅膀发出的“扑扑”声。推开门一看,只见一只比麻雀大一点的灰褐色的鸟在卧室里挥舞着翅膀。这间卧室空旷无比,是由粮站活动室临时改造而成,腾出来给我住的。两边有十几扇玻璃窗子,其中一层半开着。显然,

14、这个不速之客是从那扇半开的窗子闯进来的。它为我的突然出现所惊下,不停地寻找出口,情急之下慌不择路,不断传来喙和爪子撞击玻璃的声音,频繁而急促,并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我机警地把门合上,并把那扇半开的窗子也关紧。“今晚有鸟做伴”,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一个多月来,我每天夜里只有孤灯相伴,着实有些寂寞。我尽力摆出一种和平相处、互不干扰的姿态,妄图消解它对我的恐惧。它的逃离行动待续了大约十几分钟,在屡屡碰壁毫无结果之后,终于安静下来。看起来它显然有些泄气,但并来绝望。它一会儿立在椅背上,一会儿又站到窗帘后面,躲躲闪闪的,不时试探着什么。无疑,眼前这只鸟,在它看来自己是有生命之虞的。它的眼神告诉我,它有

15、着这样的担忧。透过玻璃窗它能看到那个只剩下一半的太阳,还有在田里自在觅食的众多同类:一墙之隔,它却面对着一个庞然大物:人!一只鸟飞进了卧室,飞进了一种紧张、恐惧,却要故作平静的等待之中。失去了天空,空负翅膀,世界广阔,但没有一寸是自己的。有形的石子和无形的绳锁(墙壁),哪一样不致命?鸟之受困在于找不到出口,人呢,明知道路所在,却不敢迈出步子,人的悲哀实在远胜于鸟!吃晚饭时这些想法一直在我心头索绕,晚饭味同嚼蜡,毫无滋味。我边想着边推开门,灯亮的时候,看见那个小家伙,立在离我最远的椅子上。显然,此时的它,对我的存在已经习惯,只是对突然亮起的灯感到不适,百无聊赖地飞了半圈,又回到原点。一如往常,我

16、早早地半躺在床上看小说。“孤独即自由”, 一个月了,我就这么打发时间,捷灯夜读已成习惯。想起小时候放学回来,常到时间地头帮大人做事,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做功课点的是煤油灯,母亲借着灯光给我和哥哥做鞋、补衣。在母亲看来,吃尽苦头,终于等到我和哥哥大学毕业,以为将有一个转机,彻底改变眼前的境况。没想到,意外接连发生,先是哥哥的腿受重伤,因为没钱耽误了手术;再是父亲离开了我们。工作的不如意,债务的烦身,我犹如卧室之鸟,越挣扎越是感到笼子的无处不在。世界宽广无边,天也无涯,出路何在?一个卧室,一个人,一盏灯,加一只突如其来的鸟,这是一幅完美油画的构成。夜是静的,人是静的,鸟是静的,仿佛连灯光也是出静态来。但,静不是这幅油色的真实底色。画的背面,压抑着烦躁、恐惧,被束缚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