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84106554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原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建模内容及精度、建模难度等级划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 41/T XXXXXXXX 64 K J 附录J (规范性)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J.1三维地质建模可采用几何图元建模方法和约束建模。 J.2采用几何图元建模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模型应由点、线、面、体基本图元表示; b)根据模型的工程地质属性和图元属性进行管理,通过图元属性管理时应包括模型空间和图 层; c)依据地质体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应按点、线、面、体的顺序创建。几何图元建模方法的步骤 按 NB/T 35099 的规定。 J.3采用约束建模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将地质体特征和相互关系作为模型元素生成的约束条件; b)采用 DSI 插值的算法生成地质界面和实体; c)根据

2、模型的工程地质属性进行管理,主要通过模型类别和属性筛选; d)依据已建立的约束关系进行建模,约束建模方法步骤按 NB/T 35099 的规定。 DB 41/T XXXXXXXX 65 L K 附录K (规范性) 三维地质模型分类及属性定义规则 K.1三维地质建模内容应符合表 K.1 的规定。 表 K.1 三维地质模型分类 模型大类模型亚类模型次亚类备注 地形点云 地形等高线 地形面 地形模型 地形体 地质测绘点 记录点、拍摄点、岩性点、构造点、出水 点、岩爆点等 地质测绘线 地质测绘模型 实测地质剖面 勘探线 钻孔 平洞 探井 探槽 探坑 勘探模型 勘探曲线采取率、获得率、裂隙率等 物探剖面

3、物探点 物探模型 物探曲线声波、地震波、电阻率等 试验取样点土样、岩样、水样 原位试验点变形、剪切、应力试验等试验模型 原位试验曲线 观测断面 观测点 观测线 基础数据模型 观测模型 观测曲线 基覆界面 覆盖层实体 基岩面及实体 地层模型 岩土层界面及实体 断层面及实体 挤压破碎带界面及实体 裂隙面 层间错动带界面及实体 地质几何模型 地质构造模型 层内错动带界面及实体 DB 41/T XXXXXXXX 66 表 K.1 三维地质模型分类(续) 模型大类模型亚类模型次亚类备注 全风化界面及实体 强风化界面及实体 弱风化界面及实体 微风化界面及实体 风化模型 新鲜岩体实体 强卸荷界面及实体 弱卸

4、荷界面及实体 卸荷模型 深卸荷界面及实体 地表水位面 地下水位面 水文地质模型 相对隔水层界面及实体 滑坡体界面及实体 崩坡积体界面及实体 变形体界面及实体 危岩体界面及实体 不良物理地质 现象模型 泥石流堆积体界面及实体 溶洞、溶蚀裂隙表面 天坑、竖井、斜井表面 岩溶模型 暗河表面 类界面及实体 类界面及实体 类界面及实体 类界面及实体 坝基岩体分类 模型 类界面及实体 类围岩界面及实体 类围岩界面及实体 类围岩界面及实体 类围岩界面及实体 地下洞室围岩 分类模型 类围岩界面及实体 有用料实体 地质几何模型 天然建筑材料 模型无用料实体 地质属性模型 含岩体强度、渗透性、地应力等特征值属性

5、K.2三维地质模型应根据模型类型定义专属的工程地质属性。工程地质属性定义规则应符合下列规 定: a)模型编号规则宜以模型分类代号加序号组合表示。模型分类代号以模型亚类或次亚类名称拼 音首字母表示,不宜超过 4 个字母;序号的位数可根据数据整编要求及数量确定; b)模型分类相关属性宜包括模型类别、模型亚类、模型次亚类; DB 41/T XXXXXXXX 67 c)模型位置相关属性宜包括精确定位的坐标和相对测量基点定位的距离、桩号、深度,以及地 名、地物标识位置等; d)地质特性相关属性宜包括 NB/T 35099 相关内容; e)模型关系相关属性宜包括地质时代新老关系、地质构造交切关系、建模约束

6、关系; f)工程影响相关属性宜包括影响对象、影响程度、处理措施; g)工程资料相关属性宜包括记录、照片、录像、图表、报告。 K.3三维地质模型元素应定义专属的图元属性。图元属性定义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a)模型空间可根据模型的不同来源和建模状态划分,宜将同一个模型的不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 图层的不同模型空间; b)图层组可根据模型分类设置,宜将模型亚类定义成同名的图层组; c)图层可根据模型名称设置,图层名宜采用专业代码和模型分类代号组合表示; d)颜色可采用 CAD 软件中的色号或三原色(RGB)定义。点符号、线型、花纹的样式应符合 DL/T 5351 的有关规定。点符号大小、线宽、花纹比例宜

7、固定,且宜随视图缩放; e)地质界面和地质实体可设置并开启透明度,宜在 50%80%之间选用; f)显示样式宜包括点阵、线框、消隐、光滑、带边界、带光照、渐变色、色带和组合样式。地 质界面可增加边界显示。地质属性模型宜根据分析要求显示为渐变色或颜色带; g)标注样式宜包括标注内容、字体、位置、型式。 DB 41/T XXXXXXXX 68 M L 附录L (规范性) 三维地质建模内容及精度 L.1三维地质建模内容应符合表 L.1 的规定。 表 L.1 三维地质建模内容 建模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详图设计 地形面 地质测绘、勘探、物探、试验模型 观测模型 地层模型 地质构造、风化、卸荷、地表

8、水位、地下水 位、相对隔水层界面 地质构造、风化、卸荷、相对隔水层实体 岩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模型 坝基岩体分类模型 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模型 天然建筑材料模型 地质属性模型 注:表中“”表示需要建模;“”表示视需要建模。 L.2各阶段地形面建模精度应符合表 L.2 的规定。 表 L.2 各阶段地形面建模精度 建模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详图设计 坝址、料场1:50001:5001:20001:5001:10001:200 长引水线路1:250001:50001:250001:50001:250001:2000 发电厂房系统短引水线路1:20001:10001:20001:10001:20001

9、:200 抽水蓄能电站库坝区1:50001:5001:50001:5001:50001:200 DB 41/T XXXXXXXX 69 L.3各比例尺三维地质建模精度应符合表 L.3 的规定。 表 L.3 各比例尺三维地质建模精度 比例尺 模型类别指标 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1:5001:200 基覆界面深度/m 52110.4 地层实体厚度/m 20104210.4 地质构造面延伸长/m 100504020104 地质构造实体宽度/m 20104210.4 软弱夹层、透 镜体实体 厚度/m 10.50.50.2 直径/m 2110.4 溶洞、竖井、

10、斜井表面延伸长/m 201052 宽度/m 10.50.50.2 溶蚀裂隙面 延伸长/m 100504020104 有用料层、无 用料层实体 厚度/m 5210.5 滑坡体、变形 体、崩坡积体 界面及实体 方量/m3 10000500020001000 危岩体界面及 实体 方量/m3 10050 DB 41/T XXXXXXXX 70 N M 附录M (规范性) 三维地质建模难度等级划分 表M.1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难度等级划分。 表 M.1 三维地质建模难度等级划分 建模难度等级划分指标建模难度等级 指标项指标分项复杂中等简单 高差/m 500 100500100 地形 平面范围/km2 20

11、 102010 覆盖层覆盖比例(%) 70 507050 不规则侵入岩(层) 321 厚薄不均岩层(层) 10 5105 地层岩性 尖灭地层(层) 5 252 级结构面以上断裂构造(条) 150 5015050 褶皱(个) 321 地质构造 软弱夹层(层) 5 252 滑坡体、崩塌体、堆积体、变形体总数(个) 10 5105 危岩体(个) 20 102010 溶洞、竖井、斜井总数(个) 20 5205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岩体风化夹层(层) 5 252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含水层(层) 321 钻孔(孔) 100 5010050 勘探工程量 平洞、探井总数(洞) 50 502020 注 1:指标项至少符合三个作为条件,从复杂、中等、简单依次认定; 注 2:指标分项满足 1 项即可认定指标项的难度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