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84103076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学案(考点归纳及配套习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课标内容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利用资料,认识典型区域的自然灾害类型。综合思维:通过灾害实例分析能正确分析气象与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成因。地理实践力:搜集气象与地质灾害的资料,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知识体系导图一、气象灾害1.洪涝灾害定义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的现象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危害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等;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

2、常受到洪水侵袭2.干旱灾害(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称为干旱灾害。(3)分布世界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4)危害: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洪涝是洪水和涝渍的统称,洪水是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泛滥的现象;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的现象。干旱与旱灾的关系:只有出现干旱后才会形成旱灾;干旱地区的旱灾并不一定严重。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

3、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一旦降水不足,出现干旱,势必会造成旱灾灾情。3.台风灾害定义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分布世界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危害台风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4.寒潮灾害(1)定义: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世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低纬度地区我国冬半年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3)危害:剧烈降

4、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二、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1)定义: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2)地震构造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弧线DE为等震线。(3)震级和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可以有多个烈度。烈度的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4)分布世界: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5)危害:房屋倒塌,破坏道路;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

5、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2滑坡定义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台风也会带来一些有利影响,如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干旱;同时可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寒潮的好处:寒潮引起的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除带来各种危害之外,还会带来降水、缓解干旱,杀死害虫和病菌,驱散雾霾、净化空气,带来风能资源等。震级是地震能量大小的反映,震极相差1级,释放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是地震的破坏程度,受震级、震中距、震源

6、深度、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因素影响,各地的烈度不同。滑坡多发生在山体表面,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且伴有大量水流。3.泥石流定义山区沟谷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如乱砍滥伐,山坡失去植被保护,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弃土、弃渣的堆放,也会造成泥石流。考点一气象灾害(2020上海高考)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7、(1)自然地理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原因。(2)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获取信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金奈位于沿海地区,东临孟加拉湾。图1显示金奈河流分布和湿地与已开发区域面积的变化。图2显示金奈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解析:第(1)题,根据信息可知,金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11月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大量降水。根据信息可知,金奈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根据信息可知,金奈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广,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夏季受季风影响,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

8、,排水不畅,加剧涝灾发生。第(2)题,根据信息可知,金奈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对洪涝影响表现在:湿地减少,蓄洪区面积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汇水速度快,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尝试解答】(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在10到11月;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地形: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2)变化: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影响: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

9、洪涝加剧;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2空间分布规律洪涝灾害的成因1主要自然因素因素影响流域状况降水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入海口狭窄2.主要人为因素因素影响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占用河道发生洪水时,排泄不畅占用分洪区

10、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2019浙江4月选考)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为()降雨较多,蒸发量小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地势低平,流速缓慢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 B C D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11、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1D2.B解析:第1题,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错。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对。第2题,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黄浦江流经地区地势低平,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地下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2020北京模拟)下图为2019年8月4日至13日台风“利奇马”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3、4题。3台风“利奇马”()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由西北向东南方

12、向移动气流呈顺时针辐合势力先增强后逐渐减弱A B C D48月10日23时前后,台风“利奇马”给上海带来的影响是()A强劲西风,毁坏通信设施B诱发海啸淹没海岸C阴雨连绵,导致城市内涝D造成航班停飞延误3C4.D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台风“利奇马”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正确。根据图中的时间可判断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错。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逆时针辐合,错。台风势力先增强,遇到陆地阻挡后逐渐减弱,正确。第4题,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危害为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航班停飞延误,D正确。台风位于上海西侧,会给上海带来大风天气,但不是西风,应该是偏东风,A错。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台风不会诱发海啸

13、,B错。台风带来的暴雨,不会带来阴雨连绵天气,C错。考点二地质灾害(2020天津等级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图1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图2贵州省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获取信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图1显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图2显示贵州省年降水量较大。解析:结合信息可知,川、滇、黔交界处地形崎岖,山地坡度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表多碎屑物。结合信息可知,川、滇、黔交界处年降水量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尝试解答】山地坡度较大(相对高差大);

14、年降水量较大;地表多碎屑物。地震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2震级和烈度的对比震级烈度定义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影响因素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分类依据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3.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分布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和泥石流的对比(1)两者的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具有突发性。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的工程建设和植被破坏可诱使其发生。都会对农田、道路、建筑物等造成破坏。(2)两者的不同点滑坡泥石流发生部位山地斜坡上山地沟谷中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较大较小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可以无水的参与必须有水的参与2.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分布和特点3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020河南联考)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在一定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