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84101543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第二册 综合管网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第2页 共2页1. 概述1.1. 工程概况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线位与现状保持一致,南侧起于与永盛路交叉口,自南向北延伸,北侧终点止于与学城大道交叉口,全长1197.416m。本工程为现状道路拓宽改造项目,现状道路为一条贯穿西永微电子产业区的南北向城市次干路,现状标准路幅为32m,双向4车道。南与永盛路相交,从南向北依次与永兴路、永顺路、西永大道、西园南路、西园北路相交,北接学城大道。改造后道路红线与规划红线一致,标准段路幅宽32m,与现状标准路幅宽度一致,双向6车道,道路等级提升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

2、/h。1.2. 设计内容及范围本次设计为现状埋地综合管网的改造工程。结合该路段的道路改造,本次现状埋地管网改造分为以下两部分:(1)结合道路改造,对道路近期实施范围线内受影响的现状埋地综合管线进行迁改、保护设计。(2)对现状人行道上的所有检查井井盖改造为铺装井盖。其中涉及到的埋地通信管线设计仅为土建部分设计,埋地电力管线设计仅为10KV及以下土建部分设计,燃气管线仅为平面线位控制。综合管网迁改部分设计,请业主于管网实施前征求各管线专项单位意见。每种综合管线具体设计说明详见各管线分部施工图说明。2. 设计依据与规范2.1. 设计依据(1)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工程(施工图设计

3、)(重庆电力设计院,2011.6)(2) 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致2020.11月版(3) 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管线实测资料及其它资料2.2. 主要规范、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4、2008)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 初步设计批复审查意见及专家审查意见回复3.1. 初步设计批复审查意见回复无。3.2. 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回复(1) 6.4章节中应补充GB50014-4.13.2的要求;回复:按要求执行。修改详见6.4章节。(2) 说明雨水口

5、及连接管的要求,且不应采用混凝土管;回复:按要求复核,雨水口要求详见说明“6.8.2雨水口章节”,雨水口连接管管材详见说明“6.7.1排水管材”章节,本次设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的塑料管。(3) 横断面中应补充各类管线的标高范围;回复:按意见增加,修改详见管网标准横断面图。(4) 排水管径较大且其它管线和井较多处,应复核是否发生碰撞和实施有否困难;回复:经复核,本次大部分排水管线均保留现状,仅2段排水管进行还建,还建均考虑与现状管线及构筑物关系,未发生碰撞,均能实施。(5) 增加市政消火栓后,应满足两个阀门关闭后停用的消火栓的数量不应超过5个;回复:按意见复核现状给水消防系统,大部分消火栓为移动现

6、状消火栓位置至改造后人行道,仅按照布置间距要求新增2个消火栓,复核满足两个阀门关闭后影响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的要求。(6) 补充海绵城市只计算新增占地指标的设计依据。回复: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4.2.1条,改、扩建项目仅对新增加部分面积有年径流控制率要求。(7) 补充新增占地径流控制率计算。回复:按意见增加,新增占地年径流控制率为8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1%,详见说明10.3章节。4. 设计原则(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 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

7、优先布置。(3) 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冲突,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4) 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一般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各种管线竖向位置一般控制如下:综合管线管顶覆土人行道下不小于0.6m,车行道下不小于1.0m。(5) 管道施工充分考虑对周边现状综合管网的影响。施工作业面尽量避开周边现状综合管网;局部无法避让的区域,应选择对现状综合管网影响较小的地方施工。(6) 根据综合现状管线具体情况,优先选择原地保护管线,无法保护的管线再考虑进行迁改

8、。(7) 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8) 各种管线迁改还建规模均按照现状规模进行还建。(9) 所有现状在使用管线的废除均需在临时或永久管线建成后进行。5. 其他(1)综合管网迁改部分设计,请业主于管网实施前征求各管线专项单位意见。(2)其他综合管线检查井具体提升做法以各产权单位相应要求函件为准;施工前需征求各产权单位的意见,施工时需各产权单位在现场指导实施。(3)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注意超重超限车辆和施工机械对现有管线,特别是过街管线的影响,施工单位应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止对现状保留管线的破坏。(4)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设计范围内现状管线位置及规模进行确认,在进行管线开挖填埋应注意相邻管线的保护。施工前应由现状各管线产权单位对管线现状分布情况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踏勘,具体摸清现状管线的走向、埋深等分布情况,并用标示牌或警示标志标注。建议个产权单位安排专职人员指导现场施工,必要时应断气断水断电施工。(5)主城区政府投融资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应不少于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