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84101478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综合管网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西园二路拓宽改造工程第二册 综合管网工程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6页 共6页1. 设计内容及范围该部分为排水工程设计内容。结合该路段的道路改造,本次现状埋地排水管网改造分为以下两部分:(1)结合道路改造,对道路近期实施范围线内受影响的现状埋地排水管线进行迁改、保护设计。(2)对现状人行道上的所有检查井井盖改造为铺装井盖。2. 设计依据与规范2.1. 设计依据(1)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工程(施工图设计)(重庆电力设计院,2011.6)(2) 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致2020.11月版(3) 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管线实测资料及其它资料2.2.

2、主要规范、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

3、201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 改造原则(1)对道路改造后位于车行道下覆土小于1.0m的管线进行保护,做顶部路面加固处理。(2)覆土小于0.35m的管线进行迁改还建。(3)现状检查井地面标高变化引起的改造,可参考本次设计相关大样图。具体改造做法以各产权单位相应要求函件为准;施工前需征求各产权单位的意见,施工时需各产权单位在现场指导实施。(4)所有现状在使用管线的废除均需在临时或永久管线建成后进行。4. 排水迁改

4、、保护工程4.1. 现状概况原道路雨水管线主线位于两侧人行道下,管径d400-d1600;原道路污水管线主线位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管径d400-d800。雨水最终排入梁滩河,污水接入下游污水截污干管。本次道路拓宽后,有部分排水管线在车行道下,部分排水管线与改造后道路路缘石冲突。4.2. 排水管网迁改、保护设计本次设计排水系统均无新建管道,所有排水主管线均保留现状。本次道路改造并未对现状排水管道主体造成破坏,仅由于道路车行道边线变化,导致部分雨水口及检查井需要进行处理。4.3. 现状雨水口改造1)由于道路车行道边线发生变化,对现状雨水口及雨水口连接管进行废除和还建,并对雨水口做加固处理。具体设计

5、详见现状排水迁改、保护平面图。2)雨水口具体要求详见6.2章节。4.4. 现状检查井改造(1) 对地面标高发生变化的现状检查井进行调平处理,具体做法详见检查井上部结构改造大样图;(2) 根据现场实际检查井井盖位置确定,若改造后道路路缘石与现状检查井井盖冲突时,先升降检查井,再在上方设置铺装井盖,具体做法详见检查井与路缘石冲突节点改造大样图。改造节点为雨水检查井时,井盖采用成品镂空球墨铸铁井盖,用作收集雨水,镂空图案由业主确定。(3) 对改造后位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并更换检查井井盖及井座,满足布置在车行道上的要求。(4) 对现状排水检查井缺失井筒安全网部分,加装井筒安全网。(5) 对

6、现状排水井盖标识混乱的,更换井盖及井座,保证井盖上“雨水”或“污水”标识与下方管道系统对应。(6) 排水检查井、井盖、井筒安全网具体要求详见6.1章节。5. 管材、基础及接口5.1. 排水管材根据2019年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渝建发201925号)精神,本设计优先采用国家推广的化学建材技术。本次设计管道仅涉及雨水口连接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国标II级钢筋混凝土管道,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必须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5.2. 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做

7、法详见06MS201-1/29。5.3. 基础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混凝土满包处理,做法详见大样图双箅雨水口大样图。6. 检查井及其它构筑物6.1. 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本工程人行道上采用铺装井盖及盖座。车行道上采用球墨铸铁分离式“五防”井盖及盖座,即防沉降、防盗、防噪音、防坠落、防位移,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盖上应有“雨水”或“污水”类型标识,并标注建成年代。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的要求。3)埋深6米、管径d1600采用C30混凝土现浇。4)埋深6米、管径d1800检

8、查井、深型井及跌水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5)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版)4.4.7A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本设计排水检查井采用防坠落网。井盖防坠落网由8个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井口下1015cm处的井筒内壁,防坠落网材质可选用聚乙烯塑料绳、高强工业丝、涤纶丝、维纶丝、锦纶丝等高强度且防腐蚀的材料,网体的网绳直径为8毫米,所有网绳由不小于3股单绳制成,单绳拉力大于1600N;网承重不低于300千克

9、;网绳断裂拉力不低于3000N。6)关于检查井通风,本次设计采用使用成品检查井盖上孔眼进行换气通风的做法,开孔不小于2个,孔眼直径不小于30mm,并建成后的使用养护过程中,加强排查,确保孔未被堵塞,通气顺畅。图 排水井盖样式6.2. 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偏沟式双箅雨水口,井圈采用球墨铸铁。2)本次设计按双箅雨水口泄流能力25L/s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3)双箅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连接管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4)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的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

10、m。5)布置在车行道下的雨水口连接管,其安装应待水稳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反开挖,并采用C20混凝土进行回填。7. 海绵城市设计7.1.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根据LID雨水设计管理理念,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地块内雨水应通过地块开发建设中配套实施的低冲击进行综合利用。本设计中采用的雨水综合利用措施不改变传统设计中的雨水管道系统(雨水管道系统设计重现期标准为5年一遇)。7.2. 海绵城市指标确定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4.2.1第2条规定:“改、扩建项目,如有新增占地,其新

11、增占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按照表4.2.1确定;如无新增占地,可不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但改、扩建后不透水铺装面积宜比改扩建前减少20%以上。”本项目道路改造前后总面积不变,无新增加占地,故不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也不做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要求,仅对改建后不透水铺装率进行指标计算。现状西园二路下垫面情况如下,现状西园二路人行道均为混凝土砖,为不透水铺装: 改造前,现状分析如下:道路名称序号名称面积(m2)面积占比西园二路1不透水铺装人行道1568744.43%2沥青车行道1961755.57%3合计35304100.00%道路改造后,对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形式,改造后分析如下:道路名称序号名称面积

12、(m2)面积占比西园二路1透水铺装人行道1067730.24%2沥青车行道2462769.76%3合计35304100.00%综上,改造后不透水铺装铺装面积为24627平方米,改造前不透水铺装铺装面积为35304平方米,相比改造前不透水铺装铺装面积减少30.2%,满足规范要求。7.3. 海绵城市设施确定根据上述计算及道路条件分析,由于本次道路为现状道路改造,道路两侧均为现状用地,道路下有较多现状综合管线,故本次仅对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形式。透水铺装详见道路部分。8. 管道施工8.1. 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及涵洞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8.

13、2. 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8.3. 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正常地质条件下,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地质条件不允许时,必须采取调整放坡坡率或加支撑等措施。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深度及层间留台宽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反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

14、8.4. 地基处理特殊井地基承载力要求以大样图及结构配筋图中要求为准,其他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8.5. 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需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等专业规程。8.6. 测试

15、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随机抽选有代表性的雨水管道的30%管段、高填方区的雨水管道以及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8.7. 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具体要求详见本册埋地柔性管管沟开挖及回填图中所示。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混凝土回填补强措施。回填材料详见本册埋地柔性管管沟开挖及回填图中所示;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