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4101377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2021届中考语文临考模块冲刺抢分训练古代诗歌阅读说明:本卷共十四大题,28小题,全卷满分84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内容感知、主题思想、感情色彩、表现手法、词语赏析、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等,高频考点,中考常以选择与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复习重难点内容理解,主旨理解,思想感情,诗句赏析,词语赏析,表现手法,语言特点,诗词风格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6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

2、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比”的表现手法,以雎鸠和鸣引出对美丽娴静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B.“寤寐思服”写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已经到了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程度。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君子”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象的结婚时的热闹情景。D.“求”字是全诗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主人公对女子的追求过程。2.这首诗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情感?(3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

3、志。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两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诗人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C.诗歌最后两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D.这首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全诗借景抒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4.诗人描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用意何在?(3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6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

4、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描绘了三个画面:一是在白天将士们严阵以待,二是黄昏前刻苦练兵,三是在夜晚将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B.首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C.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刻画战斗的惨烈场面,其中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6.请自选角度赏析诗中画线句子。(3分)四、阅读下面的

5、宋词,完成78题。(6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发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B.“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激情奔放的感情基调,展现了词人粗犷豪迈的风格。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冯唐自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像派魏尚赦免冯唐那样起用自己。D.本词融写景、叙事

6、、言志、用典于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8.请从修辞角度说说“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的妙处。(3分)五、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10题。(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阕巧用“异”字统领全词,表现出边塞孤寂荒凉、战事紧张的特点;下阕妙用“霜”字,表现出将士们有家难归、功业未成的哀伤。B.“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

7、的壮阔风光。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东汉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欲归无计的复杂矛盾心理。D.这首词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献身的精神,表现了激越雄壮的风格。10.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现的画面。(3分)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112题。(6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3分)A.词的上阕描绘沙场点兵军容,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的气氛,表示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C.全词运用写实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心不贰、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既是壮词又是悲歌,感情基调雄壮高昂。1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14题。(6分)水 调 歌 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9、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的上阕写问天,下阕写问月,全词通过想象,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C.“起舞弄清影”中的“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了孤独、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D.

10、全词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词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14.词中画线的句子怎样理解?有什么作用?(3分)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6分)登 飞 来 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飞来山上千寻塔”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B.“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浮云”

11、这一意象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诗歌前两句写景状物,后两句借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自己主张和理想的坚定与自信。16.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的哲理。(3分)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18题。(6分)过 零 丁 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回顾诗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国家危亡之时,起兵勤王抗元。B.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

12、感人至深。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诗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D.本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18.请从修辞角度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作简要赏析。(3分)十、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920题。(6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9.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将哀景与乐景两种不同的画面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天涯人”的思乡愁绪。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图

13、,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D.这首小令,写景由远到近,静景和动景相映衬,人与物相结合,情与景相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20.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十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122题。(6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站在北固楼

14、上极目远眺,不禁兴起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B.“不尽长江滚滚流”将词人的愁思和感慨比作长流不息的江水,表达了自己望不见中原的惆怅。C.“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代指士兵,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年少的孙权统率着万千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的形象特点。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化用曹操的话,强调曹操的雄才大略、年少有为。22.这首词借古讽今,寄情委婉深沉,说说词人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十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324题。(6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15、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写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住所,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B.“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则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C.“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是神话中三座海上的仙山,词人在此交代海中仙山为自己的归宿,与上阕结尾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相呼应。D.这首词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2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十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2526题。(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