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精准化服务思考建议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184100878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服务精准化服务思考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志愿服务精准化服务思考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志愿服务精准化服务思考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服务精准化服务思考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志愿服务精准化服务思考建议为更好的加大对各志愿服务团队的协调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管理方法,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如下:一、建立志愿服务培训体系,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对志愿者进行前期培训是志愿者提高工作绩效的关键。这不仅能提升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水平,还能让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的自我运转、持续发展和社会动员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群众需求。目前,*市通过志愿者学院开展相关培训,主要包括对志愿服务的价值、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的使命、志愿者的权利、志愿者的义务和志愿者的职责等基础培训以及相关的理论培训。同时也开设了对志愿者专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岗位需要的技能

2、提供相应的培训;也可以根据服务类型来提供培训,即根据服务类型的需要进行培训。目前,培训以面对面集中培训为主,建议增加网络直播课程、视频录播课程等教育活动方式,扩大志愿服务培训受众,提升培训便捷度。配套定制具有连续性的培训课程,目前培训课程以一次课课程为主,课程延续性较差,尤其是专业技能培训,需要举一反三、实践操作才能正确掌握,一次性培训成效较差。针对应急救护、科学科普等专业性强的培训可以通过开展培训测试的方式,发放结业证书,志愿者参与相关服务需“持证上岗”。二、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一是提高社会化服务实效。志愿服务的关键是服务的实效性。只有具有实效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才能得到群众

3、的认可和参与,才能真正达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能力和客观实际,设计服务项目,突出重点、创造亮点,做有影响力、有意义、有实效的事,让社会和群众真正体验和享受到志愿服务的成效。当前要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广大志愿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投身公共文明引导、文明创建等活动。二是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结合党政中心工作的重点、社会需求的热点、群众渴求的难点来开拓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当前尤其要突出社区志愿服务,关注社区重点服务对象,把帮困助弱作为重点内容,为弱势群众提供更多便捷、实用、有效的服务项目,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推动构建和谐社区、建

4、设和谐社会。三是健全社会化运作机制。各志愿者团队主管单位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的运作机制,使志愿服务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积分制、星级评定等制度,调动志愿者服务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城市创建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让志愿者成为百姓的“暖心人”。三、推进志愿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精准性。以单位为主体,以专业为组合,志愿服务项目要涉及困难救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技服务、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领域,增强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针对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管理的问题,将志愿服务队与社会治理网格化相结合,按照“一格一专业、一格一品牌、一格一计划”的原则将志愿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网格,使志愿者灵活自主、随时随地地开展服务。要把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为品牌活动。在分配服务队时要考虑就近就便、所在区域需求特点,按照专业将志愿服务和成员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发挥志愿者的所学所长,并依据其所学专业明确志愿服务方向,确定服务内容,设定一种服务的具体模式,定期持续开展,长期坚持进行,实现与常规志愿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互补。同时,网格员在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时,可以通过发放志愿服务需求征集卡收集居民需求,经可行性商议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本网格、村(社区)无法开展的活动上报至各实践所、实践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