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84099712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华】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篇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课改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目标: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

2、,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四、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中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2、教材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1课。单元复习占4课时,期中复习占2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课时。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五、教学措施:

3、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围绕区发展中心的工作要点和学校的工作总目标,探

4、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仍担任七年级(1)、(2)两个个班级的历史与社会课任老师。这两个班级的成绩在整个年级段中属于中等,去年期末成绩分别位列全年级段第3和第4名。其中2班成绩相对较好,班课堂纪律也比较有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较1班都要优秀,但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自我的要求不高,课后的知识落实大多没有做。1班的课堂较为散漫,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较多。初一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地理较感兴趣

5、,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三、教材总体(章节)分析本册教科书总共为四个单元,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概述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说明各地在自然环境和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并表达区域联系的意义及优势无补、相互合作的道理。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第五单元的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特征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来展现我国不同区域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围绕生活的变化,继续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认识生活的世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追溯我们的文明生活是如何而来的,探讨“历史中的生活”。四、教学目标通过教学,

6、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知道我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五、各章重难点第五单元重点1、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和优势;中国主要的行政区划2、中国地形、气候的基本特征,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3、中国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难点:掌握中国34个省

7、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他们的位置情况;能够从各种图表资料中总结分析。第六单元重点: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的差异。难点:养成人地和谐的观念,能够说明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之间的联系。 第七单元重点: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认识生活的变化。 难点: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认识生活的变化。第八单元重点:掌握人类早期文明诞生的概况难点:掌握人类早期文明诞生的概况六、各章具体教学方法及措施1、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2、要加强与同科教

8、师的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3、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3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二、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及非智力因素分析

9、:八年级现有学生104人,2个教学班。2个班综合情况是130班、131班2班均有优秀生,并且他们的成绩比较高,如131班宋平、汤铭辉。130班的晏强等,但是后进层也很多,在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2、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3、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4、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5、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三、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

10、、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岳阳市平均水平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早自习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仪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另外,本学期对于历史学科将开展讲历史故事、讲历史评人物讲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以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五、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图书室、校园广播、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六、教学时间安排:(略)七、教学总结及反思的要求:及时写好教后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主要从学生角度、从发展角度、从个性角度思考问题,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