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184098446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意识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树立崇高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课看作“豆芽儿学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加之文字学科的学习比拟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这些都给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中怎样防止或消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呢?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电教媒体是消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到达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

2、要手段。一、优化新课导入,激活学习兴趣,启迪历史思维。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录像,反响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重要镜头,从而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到达高潮时我突然打出幻灯片?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地

3、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又出示幻灯片?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成就感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既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教学中国史?的覆灭?一文开始前,播放毛泽东诗词?百万雄狮过大江?,同时配以一组解放战争胜利的投影片来渲染课堂气氛,令学生在这雄壮的诗词中,精神振奋、思绪激昂;学生看到了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的浩然正气,看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伟岸英姿,看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雄气概,看到了五星红旗飘上总统府的胜利凯旋.。在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时机提出“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战歌

4、去看看是怎样覆灭的吧!这一电教情境的过渡导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在整个课堂中始终处于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最正确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将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导入新课等,就能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书本粉笔黑板地图册这一传统单调式教学方法,使一些教师局限于“满堂灌、“注入式的照本宣科,单纯依靠语言讲述,缺乏情景渲染,牵强附会,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难以发挥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

5、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珍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

6、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三、巧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

7、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方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到达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美国侵朝是“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文中内容少,故

8、事情节不多,那么怎样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呢?播放影视?朝鲜战争?片段,配以幻灯?朝鲜战争形势图?,让其声色交融,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其动态性、故事性、形象性、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既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对美国侵略行径愤慨,认识到侵朝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在亚洲的具体表达,是当代战争的根源。理解伪满洲国政权的傀儡性质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影视末代皇帝溥仪启发学生思考: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的目的是什么?溥仪是否真正是皇帝,为什么?学生结合影视内容,通过讨论、思维

9、,得出结论:溥仪一切行动都受关东军限制,日军在中国东北为所欲为。通过这一电教媒体的教学,理解难点“伪满洲国政权是傀儡政权就迎刃而解了。四、再现事物内部变化,灵活处理稳固小结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始有终。一节新课刚学完,学生的认识还比拟模糊、浅薄,掌握的知识是零星的、散乱的,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根底上,不能把握历史线索,弄清知识结构,当然看不清这课历史“庐山的真面目。为了学有所得,加深学生印象,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结构,我在讲完新课的内容后,再将学生掌握的感性材料,通过内在联系,上升到理性认崐识,构成事物的整体结构。这一小结环节的完成就需要借助于电教媒体,通过其直观形象、灵活多变、声情并茂的方式,再展示出来。如课堂小结?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结合提问:(1)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美国霸权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历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应注意历史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电教手段,准确把握电教使用的最正确时机,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