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84097916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

2、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1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

3、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

4、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3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

5、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4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教师培训.我校曾多次请进修校辅导员来我校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业务理论培训.充分利用校本教研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学校为各科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 5 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_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