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84084267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论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赵莉内容摘要。本文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文化建设为例,论述了特色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凝练办学理念体系、建设实践性教学文化、学校文化对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提升职业人素养培养和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行业性等特征。关键词:特色文化办学理念实践性教学文化校企文化对接环境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1。作为职业院校,因自身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特点,其文化建设既具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明显的个性,应突

2、破文化建设的传统思维定势和惯性,建设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和其它类型学校的特色学校文化。笔者认为,职业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化建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的凝练、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性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行业性等特征。特色学校文化构成一所职业院校最基本最具竞争力的发展动力和优势,是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措施。一、围绕办学目标和定位,凝练办学理念体系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问题的理性认识,是用以统领和指导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近年来,随着世界及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承载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

3、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要求职业院校在更深层次凝练和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加快改革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对接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2,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化工行业人才需求,树立适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观念,研究和探索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突出特色、多元办学”的办学理念体系,包括办学方向、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校训、学生工作模式等。办学方向。

4、坚持“面向化工、服务化工、服务社会”,依托行业办学的历史渊源以及覆盖面广泛的校企合作网络,在办学过程中大量融入化工行业、化工企业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同时,适应山东是化工产业大省的实际情况,积极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化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确的办学方向定位保障了学校的快速持续发展。办学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确立“全国一流、特色突出、实力雄厚”的办学目标,激励着教职工开拓创新,勇于超越,不断实现新突破。目前学校是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训培养规模超过万人,教学水平和社会信誉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推行“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

5、模式,围绕产业设专业,围绕企业定学业,校企融合、工学一体,情境化教学对接真实生产环境,项目化教学活跃课堂氛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升职业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硕果累累,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训。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学校坐落于墨子故里,长期以来深受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熏陶,在办学过程中既遵循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又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始终把实践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依据墨子修身中“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确定了“行为学本,志强智达”的校训。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理念创新,山东化工技师学院

6、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体系。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实施了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为主题的内涵提升工程;推行准军事化、企业化、社会化“三化合一”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破解基础设施弱的难题,通过资产臵换方式建设新校区;实施文化强校和人才强校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二、立足职业人培养,建设实践性教学文化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人,围绕这个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决定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现阶段,虽然许多职业院校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改革和创新,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摆

7、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有的甚至带有中学教育的痕迹,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距离职业人的标准差距较大。因此,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应将教学文化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以职业性、实践性价值为导向的教学文化。山东化工技师学院,近年来作了一系列积极探索,着力打造和形成具有鲜明实践性、职业性特征的教学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到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着眼职业人的培养要求,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工厂化、课堂车间化。情境化教学对接真实生产环境。长期与大型化工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校内化

8、工生产实训装臵,建设多个校内实训车间,教学场地犹如企业生产车间,教学过程犹如车间生产过程,把化工操作典型化、生产装臵实训化、职业岗位情景化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内涵和要求应用到教学之中。按照生产和工作需要,为学生创设与工作情景相一致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整合起来,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完成一个个接近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了教学内容、方式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项目化教学激活课堂氛围。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推行项目化教学,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设计成

9、若干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臵身教师设计的项目之中自主学习。通过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合作探究、成果汇报、自评互评、精讲点拨等环节,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频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学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除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外,更重视员工是否具有综和职业素养。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时,都将职业核心能力在素质目标中充分体现,并通过一体化教学或项目化教学来训练和提升,达到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既理解和掌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又体验到创新

10、的艰辛与乐趣,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文化内涵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构建教学激励机制,夯实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教学活动是其中心工作。以教学为中心,首先要强化教职工的教学中心意识,学校在管理、服务、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面围绕教学工作而展开,建立健全向教学一线和一线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开展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学能手的评选,将教师业务考核与奖励、晋职晋级挂钩,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其次,实施以工学一体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内涵提升工程,建设特色专业、精品课程

11、,改革教学模式;第三,建立教师培训培养制度,鼓励教师在职提高,组织教师到其它高校和企业培训,并通过专家讲座、示范教学、考察交流、学习研讨等途径和方法,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三、学校文化对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院校大多是依托行业、企业发展而来。其专业设臵和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与这些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学校文化如何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提高针对性和现实性,适应特定服务对象文化要求,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把弘扬优秀行业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支点,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是因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也是学校文化引领行业、企业文化进步的重要源头。当

12、前,职业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应面向行业和企业,融合优秀行业、企业文化内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推动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应着眼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上,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化工、服务化工、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建设形成了以化工类专业为主体的优势专业群,在办学过程中把化工行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促进化工文化融合、渗透于办

13、学理念、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依托化工行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紧跟行业和企业需求,围绕产业设专业,围绕企业定学业,着力打造特色化工专业群,走特色办学之路。校企文化对接是校企合作新领域。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开设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场所与生产场所、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形式与内容多样化,有订单培养、在职岗位培训、企业冠名班、企业核心员工培训,还有企业教学点、共建实训基地等,为解决企业员工无法脱产到学校参加培训的实际情况,派教师到企业授课,把课堂搬进企业。同时,教师深入到生产一线与企业和员工面对面接触交流,了解生产实际,

14、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和学生臵身于企业实训基地,受到的是浓郁企业文化、职业环境的熏染,这正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追求。以培养职业人素养为目标,构建育人新格局。学校育人既要让学生成才,更要让学生成人。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既要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养。为此,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把行业、企业文化引入育人工作过程,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核心能力课作用,针对学生的专业、思想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把繁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课堂通过系列活动、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拉近

15、理论与实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并潜移默化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职业人素质。工学一体化教学、情境化教学、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工作规范、工艺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范、工作纪律的教育,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学习技术技能,接受职业规范教育;实行准军事化、企业化、社会化管理合为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团队精神,提升适应社会和未来职业能力。四、打造特色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价值、办学理念的物态和载体,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物化表现,包括学校建筑、校园景观、文化设施等方面。职

16、业院校由于发展历史、办学层次以及生源特点等原因,普遍存在校园环境文化积淀不深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加强职业院校环境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生源特点,并结合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实施3。学校建筑文化包括学校建筑风格、色调、教室、实训场所、基础设施等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建设。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的规划要求是,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力求简约大方,又富于时代气息;学校空间环境人文化、实用化、园林化,理论教学空间与实训教学空间有机连结、合理分布,美化处理实训教学建筑形态,避免粗笨壮的形象;合理处理建筑、校园景观、活动空间和绿化等自然景观的关系。校园景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包括树木、花园、亭榭、绿地、广场、道路、溪水、桥梁、雕塑、奇石等。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突出历史与专业的有机结合,设立墨子广场、对典型化工设备进行艺术设计打造成校园雕塑,并通过自然景观折射学校的文化长度、宽度和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