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追寻有魔力的课堂语言-小学教学语言艺术 - 教法学法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4061928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追寻有魔力的课堂语言-小学教学语言艺术 - 教法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追寻有魔力的课堂语言-小学教学语言艺术 - 教法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追寻有魔力的课堂语言-小学教学语言艺术 - 教法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追寻有魔力的课堂语言-小学教学语言艺术 - 教法学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追寻有魔力的课堂语言-小学教学语言艺术 - 教法学法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徐老师到你们班来上课感到特别快乐。有没有谁也姓徐呀?来,我和你握一下手!(一同学上台来,底下全是羡慕的目光。)下面,让老师来认识你们请你把你好朋友的座位号悄悄告诉你的同桌,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也告诉你的同桌随着老师的提问,小朋友们或大声答复,或同桌间窃窃私语,或点头微笑,或挥手致意。小朋友们一定想:这个男老师上课挺有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晨什么时候起床?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习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正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布置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了。今天,我们就学习时间单位时、分。迎着徐老师亲切和蔼的目光,小朋友

2、们拿起桌上的玩具钟表,开始了操作探索。“书架上的书从哪面开始数啊?“请第四组4号同学答复。“从左到右从右到同学嗫嚅着,似乎有些紧张,眼里闪过几丝害怕,怕说不好。“没有关系,再想一想,你习惯从哪边数就从哪边数。徐老师仍旧微笑着、期待着,眼里满含着鼓励。“嗯,我经常从左到右。小朋友从老师信任的眼神里找到了自信,终于鼓足勇气答了上来。在徐老师的数学课上,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小朋友们总能与老师微笑的目光相遇,怯生生的小手因老师赏识的眼神而举得更高,消沉的声音因老师的鼓励而变得宏亮课堂里,总有一种关爱感染着他们,一股热情激发着他们,一种容纳温暖着他们。全新的理念、巧妙的设计,加之循循善诱、充溢磁性和魔

3、力的语言,徐老师的课堂往往引得小朋友们乐不可支。许多人知道课上的徐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娓娓动听,绘声绘色的讲解引人入胜,能很快紧紧抓住小朋友的童心。但是,人们很难想象他为修炼这一身武艺而付出的艰苦努力。盛大启、孙丽谷、张兴华等老一辈特级教师曾经几次为徐斌的参赛课会诊,并指出徐老师的教学语言过于书面化、成人化,过分讲求笼统逻辑性,连表扬都是硬邦邦的,不够通俗亲切,不符合低年级同学的心理特征和年龄需求。是啊!男教师教小学低年级原本就有难度。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自身多年形成的语言习惯,又谈何容易?为此,徐斌找来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上海青年播音员陈燕华和“故事大王孙敬修的节目磁带,规定自

4、身每晚至少用耳机听两个小时。这对他的协助很大,在倾听揣测中,徐老师找到了语言动听的诀窍这些语言短句子多,描述性强,生动形象、清新亲切、如话家常。假设自身上课也能这样,肯定也能吸引小朋友。此外,他还找来省内外知名特级教师的上课录像,反复看、仔细学。工夫不负有心人,大量的强化训练使他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3年4月,徐老师去南昌参与全国第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竞赛,年仅24岁的他凭借自身的强劲实力,获得了二等奖,令评委和其他省市参赛选手对这位年龄最小的江苏选手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徐斌操练起教学根本功来也更加刻苦自觉。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在每次公开课和赛课时,徐老师特别注意自身的

5、课堂教学语言,他努力追寻一种充溢魔力的课堂语言。“你的方法真好!“你真聪明!“你的结果离结论已经不远了。“你想的方法老师还没有想到。这些启发性、鼓励性很强的语言在他的课上使用频率很高,小朋友们自然喜欢他的数学课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徐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以同学“大朋友的角色出现。随同着亲切柔和的儿童化语言,设计种种游戏,与小朋友平等对话,以开放的形式,带着同学在玩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朋友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合作意识和个性也得到充分开展,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未曾预料的精彩!“现在,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有兴趣吗?先看好,图上有猫和老鼠,但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物,猫只能横着走或竖着走。你能协助猫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吗?快动手试着画画看如今,每每走进徐老师充溢魅力、清新自然的课堂,我们都会被徐老师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尤其被他沉着不迫的大家风范、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而深深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