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4055690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届宁夏吴忠市高考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一.选择题2020年6月,撒哈拉沙漠连续数日的强风,卷起大量沙尘飞越大西洋,漂浮和沉降的沙尘对于海洋环境具有显著影响。某研究团队分析24万年以来西非底的沙尘沉积层,发现撒哈拉地区具有两万年左右的干湿变化周期,推测这个周期取决于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地轴倾角变化。1.撒哈拉沙尘对途径海域的影响是A.洋面降水减少 B.利于飓风生成 C.促进藻类繁殖 D.削弱赤道暖流【解析】低纬度海域的气温高,水汽含量大;沙尘遮蔽阳光,起到降温效应,同时充当水汽凝结核,导致降水增多。飓风是热带洋面强烈增温形成的低压系统,沙尘的降温效应对飓风具有抑制作用。沙尘富

2、含矿物养分,对海洋具有施肥效应,有利于水体中的藻类繁殖。赤道暖流是大尺度的地理要素,短期的大风天气和沙尘难以施加影响。答案C2.假设该团队的研究结论成立,地轴倾角较大的地质时期A.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幅度小 B.撒哈拉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少C.海底沉积层的沙尘厚度较大 D.海底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较多【解析】地轴倾角的大小,即为黄赤交角,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同。地轴倾角较大的时期,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幅度越大,赤道低气压带可以到达更偏北的撒哈拉地区,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撒哈拉地区的植被繁盛期,有利于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所以,该时期西非海底沉积层中的沙尘厚度较小,植物孢粉较多。答案D下图为某汽车工业大国

3、1965年2013年的汽车产量变化示意图。3.该国的汽车产量包括三部分:国内生产(国内销售量)、国内生产(出口量)、海外基地生产量,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I、 B.、I、 C.、 D.、I【解析】根据汽车等制造业的一般发展规律,企业的发展早期,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而开拓国际市场和建设海外生产基地。答案A4.1990年以来,I类型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A.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B.出口量大幅增长 C.技术研发能力下降 D.生产线迁往海外【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I类型为国内生产(国内销售量),国内市场销售量的下降,主因在于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市场饱和现象。答案A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半导体材料制

4、成的光伏面板,将大阳光能转化为电能,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光伏面板需要不定期淋洗。结合甘肃省某座荒漠光伏电站的资料。5.技术人员设定的光伏面板倾角,主要考虑 季节的发电需要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根据光伏平均太阳能利用率的季节变化特点,可以看出冬季的太阳能利用率高,其原因在于冬季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辐射强度较小,为了实现光伏电站的稳定发电,光伏面板的倾角主要考虑冬季发电的需要,尽量与冬季的太阳高度角相垂直,故倾角最大。答案D6.秋冬季节的荒漠植被平均光能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A.昼短夜长 B.草木凋零 C.沙尘遮蔽 D.积雪覆盖【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依托于叶面,甘肃位于我

5、国西北地区,荒漠植被在秋冬季节落叶,所以平均光能利用率较低。答案B7.光伏电站建成后,面板下的荒漠植被更加旺盛,是由于A.站内气温显著升高 B.光照条件更加充足 C.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D.食草动物数量减少【解析】荒漠地区,水分条件是影响植被覆盖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光伏面板的遮挡,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小,面板淋洗也为面板下的土壤补充水分。答案C贵州省仁怀市引进小龙虾与水稻种养相结合的虾稻共作模式,首批小龙虾以每斤40元的售价创收120万元;有机大米以每斤30元的售价创收180万元。8.该基地的产品售价较高,主要原因是 A.产品产量大 B.产品品质好 C.运输成本高 D.生长周期短【解析】虾稻共作模式是

6、一种生态型的有机农业,有利于减少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图中的景区信息也为此提供佐证。答案B9.当地“虾稻共作”基地的规模受限,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地形【解析】贵州省位于“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可耕地比重小,限制了基地面积的扩大。答案D甲河是哥伦比亚的第一长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海拔5775米,北缓南陡,山顶终年积雪覆盖。哥伦比亚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分布的集中度高,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上图为哥伦比亚等高线示意图。10.哥伦布峰北坡大于南坡的地理数据是A.雪线的海拔 B.荒漠带的垂直范围 C.有林带的面积 D.喜光树种的比重【解析】哥伦布峰的

7、北坡是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所以雪线低,森林面积广,林线更高,高寒荒漠带的范围小;受纬度因素和天气因素影响,年日照时数低于南坡。答案C11.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冲突较显著的地区是A.东部平原区 B.安第斯山区 C.太平洋沿岸地区 D.加勒比海沿岸地区【解析】哥伦比亚作为热带国家,中部的高原高山地区是气候宜居区;安第斯山区的垂直分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所以人口和生物多样性的冲突较显著。答案B二.非选择题36.(24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两熟制农田主要采取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的种植方式。2014年以来,河北省推广季节性休耕制度,在两熟制农田区实行

8、“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农业”种植模式,每亩农田提供500元补助。近年来,华北地区的两熟制农田面积呈减少趋势,一些农户在自家耕地种上杨树,与种植粮蔬作物相比,种树的年平均收入并不丰厚,但是他们还算满意。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对于耕地的危害很大,已经引起社会关注。随着国家科技示范项目“渤海粮仓”工程的实施,冀东、鲁西北低平原地区的大量荒地和中低产田改造成高标准准粮田,两熟制农田的面积逆势增长。材料二 下图为2014年河北省和山东省的两熟制农田分布图。(1)填写下表,比较河北省和山东省两熟制农田的自然分布状况。(6 分)空间分布特点的差异性主导因素河北省山东省【解析】宏观上看,河北省的两熟制农田主要分

9、布在南部地区,体现了热量对农业熟制的影响。山东的两熟制农田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中东部为低山丘陵区,主要体现了地形对两熟制农田分布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是太行山和燕山山地,东部是盐碱化严重的滨海低平原地区,两熟制农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平原中西部地区,也深受地形影响。但是与山东省比较而言,南北差异是河北省最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答案】见下表(2)分析河北省实行季节性休耕制度的生态效益。(6分)【解析】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导致地面沉降,高强度的农业活动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壤肥力的下降,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资源和环境安全.所以,推行

10、季节性休耕制度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答案】减少灌溉用水,涵养地下水,治理地面沉降危害(控制地下水漏斗区的发展,2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2分);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2分)。(3)说明“农地杨树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对于耕地的深远危害。(6分)【解析】家庭的经济受益是影响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其次,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农地杨树化”的时代背景。相对于小麦、玉米等浅根性的农作物,杨树的枝干高大,对于土壤养分的需求量远大于农作物;发达根系对耕作土壤的结构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危害极为深远。【答案】种植业的收益低于种树和外出务工的总收入(2分)。青壮年劳动

11、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短缺,务农人口老龄化(3分)。杨树的根系发达,严重消耗土壤养分(破坏土壤结构),种植杨树以后,耕地很难再恢复粮食生产(3分)。(4)阐述“渤海粮仓”工程的积极意义。(6分)【解析】“渤海粮仓”工程的积极意义,应结合本题“关注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命题立意,从资源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对应分析即可。【答案】土地和气候资源的利用潜力得以挖掘,粮食产量增加(2分);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2分)。37.(22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暂时性水流在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扇顶的坡度510

12、,远离山口的扇缘约26。扇顶和扇缘地带的沉积物厚度、粒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河流地貌受构造运动影响显看,图1示意河西走廊来区域的地质地就分布图,河流出山口后,形成两个不同时期的洪积扇;第一期洪积扇上的河谷深邃陡峭,如图2。(1)地质专家推测,图示地区可能还有一条断层。请在图中用实线()绘出这条推测断层的位置。(2分)【解析】由图可知,第一期洪积扇的扇顶均位于同一条断层线上,根据这个规律,画出第二期洪积扇的扇顶连线,即为推测断层。【答案】见下图(2)第二期洪积扇的面积远小于第一期洪积扇,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根据洪积扇的定义,从沉积物、搬运动力(水量、流速)和发育时间等要素,

13、对应分析即可。时间,作为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子,这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答案】河流从山地携带的砾石大部分沉积到第-期洪积扇,输送到下游的沉积物减少(2分)。河流下游流经干旱地区,水量较少(2分),地势坡度较小,河流的流速较慢,搬运能力下降(2分)。第二期洪积扇的形成较晚,发育时间短。(2分)(3)阐释第一期洪积扇上的深邃河谷的形成原因。(6分)【解析】本小题体现了内外力共同作用的地貌演化原理,以及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河谷是流水侵蚀地貌,断层的存在,提示学生需要分析内力因索的影响。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河流上下游的落差增大,流速加快,下切侵蚀能力增强,形成深切河谷。从内因的角度看,洪积

14、扇的组成物质是流水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层较为疏松,易被侵蚀。【答案】构造运动(断层活动)导致地壳上升(2分);河流上下游落差增大,流速加快,河流下蚀增强(2分);洪积扇的沉积物疏松,易被流水侵蚀下切。(2 分)(4)比较扇顶和扇缘地带的地表干湿状况,说明理由。(6 分)【解析】洪积扇的上部坡度较大,堆积物的粒径大,有利于雨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而且沉积层的厚度大,导致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大。随着径流量减少和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的粒径减小,扇缘地带的沉积物由粉沙和黏土组成,透水性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小,不透水层也抬升了高处渗流而下的地下水,因此,扇缘地带的地表湿度较大,水源较为充足,往往成为重要农业

15、区。【答案】扇缘地带的地表更加湿润。洪积扇顶端的沉积物颗粒大(砾石、粗砂为主),有利于水分下渗,地下水位较深,地表比较干燥。扇缘的沉积物颗粒细小(由粉沙和黏土组成),渗水性差,地下水位浅;从高处渗流的地下水在扇缘地带汇集,所以地表比较湿润。(6 分)43.(10分)【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故宫博物院是北京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午门是唯一的入口,出口是神武门和东华门,游客“南进北出”或“东出”。2018 年国庆黄金周,故宫博物院的城墙首次南北贯通开放,原本冷清的延禧宫,也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开播,成为游客需要排队参观的“网红景点”。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指出故宫城墙南北贯通开放的主要好处;分析延禧宫成为“网红景点”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解析】第一问,故宫是我国著名景区,2018年参观人数突破1700万,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在旅游旺季,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的措施。因此,故宫的游客承载量巨大,出入口较少,不利于文物资源的保护,也易形成拥堵等待现象,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所以,城墙南北贯通,形成环形的游览通道,可以有效地分散客流。从不同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