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184055173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合集1、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新课程的学生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n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n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n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n全体发展的学生。2、n新课程怎样使不同差异学生都得到发展 ?n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n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服务。n珍视个性,尊重学生自由选择。n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时空、机会。n据学生内在需求和存

2、在问题进行服务、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n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调控自我。n指导学生进行个性智能建构。3、学习方式分类(6类)?(1)自主性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n 自主学习方式的特征:n主动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 n 。独立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n体验性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品质n。(2)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n(3)合作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

3、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n合作学习能力的品质n(1)诚实求真是基本品质n(2)和谐互动,博采众长是核心品质(3)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最佳品质(4)nn 体验学习方式,就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并对自己亲历事实进行反思、体味、研究、领悟的学习方式。.审视历程,突出反思性。.综合事实,突出探究性。.体验特质,突出领悟性。.调控自我,突出完善性。(5)、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是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多种知识结构组合 .多种思维方式组合 .多种学习方式组合(6)、建构性学习内涵:学习者在与多种异构对象进行多元互动中,借助一定程序与方法,按照某一线

4、索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某种意义的内部结构重组的学习方式。4、新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 ?(2)新的教学基本功学会倾听;学会诱导;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学会研究;学会体验;学会建构;学会管理;学会创新。5、“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1)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师要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1)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2)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知识结

5、构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7、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强化哪些能力?(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与合作能力;(3)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8、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机会;(3)促进教与学的活动;(4)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9、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2)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3)坚韧与自制;(4)有效调节不良情绪;(5)好学与创新。六、新学习观体现的新理念:1、强调每个学生都要以良好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在智能,努力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

6、会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2、强调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学会通过“做中学”,通过亲历事实索取反思体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3、强调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人的交往沟通、合作探究、团结拼搏中,进行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学会用合力提升自己,用合力促进共同发展。4、强调在自主互动中学会寻找事物整合点进行综合思维,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实现个性智能建构。新课程的教学观七、新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学会倾听;学会诱导;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学会研究;学会体验;学会建构;学会管理;学会创新。没有这些

7、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基本功,就胜任不了课改教学工作。九、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1、文化的传播者2、潜能的开发者3、学习的促进者4、发展的伴随者5、教育的探究者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十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

8、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3、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十二、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1、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3、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十三、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生主体观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

9、、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8、评价过程观十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1激发导入,自学探究:2解疑导拔,合作探究。3明理强化,实践探究。4激励评价,引伸探究。十五、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A善于创造性思维。B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C有“应激”的创造素质,D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十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让教师“动”起来2、让学生”动”起来(1)消除学生的自卑

10、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十七、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1、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2、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3、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4、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十八、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2、及时调整合作方式3、科学组织分层学习十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

11、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二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1、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2、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创设情景,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3、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1)创设问题情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二十一、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1、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1)营造特定的

12、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1)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2、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3、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二十二、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

13、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

14、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15、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二、怎样开发校本课程?1、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可以到外地校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作法。学习外地经验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提示,比如某校校园旁边有一座山,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登山训练,而我校旁边没有山,但是有坝堤,我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登坝堤比赛,类似爬山,登坝堤这样的活动,就可以举一反三,如爬高坡等等。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材。这是从促进学生获取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高效地掌握运动技能角度开发的校本教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体育多媒体课件正在体育课中逐步推广,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作的多媒体体育教材,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校本教材的种类,从长远来看是应该加强研究的。3课堂教学交往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多向互动性原则、理解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综合性原则4课堂教学交往的合理化途径?树立交往意识、促进双向理解、重建生活世界、.展开平等对话。优化交往环境(改变课堂空间结构、开展小组活动、设置多元化问题、运用多种媒介、改善室内条件)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