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84051939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讲课视频教程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教学内容一、聆听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教学基本要求1. 组织教学。从创设音乐学习环境的角度考虑,把玩具兵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课前反复播放。在音乐的氛围中,安排学生有序地坐到座位上,潜入性地让学生熟悉新 环境和音乐。2. 热身活动。和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模仿教师做“玩具兵”神气地行走的动作,创设愉悦的学 习环境,让学生放松身心, 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3. 在反复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变换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如:将全班分成两大组,聆听作品的第一部分时,由一组学生随音乐做行走或蹦跳的动作, 另一组学生安静地聆 听; 聆听作品的第二部分时学生对换; 到第三部分

2、时, 全体一起随音乐的变化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表现梦境中玩具兵调皮的形象。为引起学生对音乐聆听的专注,在结尾处提醒学生,当听到类似 吹哨的长音出现时, 迅速坐回原位安静下来。二、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基本要求1. 做“X ”和”节奏型的组合练习。从模仿教师拍击“X ”和”组合的 节奏开始,引入有节奏地说名字的练习。如:我叫室座明上前一个学生的节奏,教师敲击的乐器声仍要有规律地继续,等待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说下去。2. 用听唱或模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的学唱。教师可用多种形式范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 么? ,完整的范唱和听录音范唱相结合,学生在多次反复聆听歌曲的过程中,熟悉旋律并记住歌 词。从群体问

3、答式歌唱,逐步过渡到学生能独立用歌声对答演唱。3. 歌曲熟练后, 让学生相互间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可分小组或两人一组对答表 演。在说唱自己名字的交流活动中,营造气氛,调节课堂情绪,达到师生与同学间相互认识交流 感情的目的。4. 把学唱歌曲的过程,作为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音乐基础的过程,使学生喜欢你并对上音乐 课产生兴趣。三、聆听管弦乐口哨与小狗教学基本要求1. 带着问题完整聆听,听音乐展开想象。如:“说说听后的心情”、“你听到了音乐中有哪些声音?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想干什么呢? ”,等等。切忌聆听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变成听音乐 讲故事的过程。2. 在复听乐曲时,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结

4、尾小狗有节奏的叫声,并能和着音乐模仿。用这样的 方法培养学生聚精会地神聆听音乐。3. 还可以用动作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随老师合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等等。四、演唱歌曲拉勾勾教学基本要求1. 用多种形式的听唱法学会歌曲。如:跟录音完整听唱; 分句跟琴模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 唱; 用暗示听唱听会歌曲: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 听录音轻声默唱等等。教 师可视学生的情况选择运用。2. 教师的范唱要倾注情感,用自然的歌声去感动学生,用亲切的眼神去关注每一位学生,调 动学生的歌唱热情。3. 看教科书上的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旋律的高低。可让学生指着“金勾勾,银勾勾”的图形 谱,从默唱到模唱歌词和

5、背唱歌曲。4. 拉勾勾,做朋友,学习用音乐的方式交朋友,在愉快的歌声中, 加人自编动作的表演。五、知识与技能教学基本要求懂得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来演唱,初步做到站和坐的正确歌唱姿势。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歌唱 状态,做到自然而放松,及时纠正大声喊叫的错误唱法。六、编创与活动教学基本要求1 可把各种图标做成卡片,让学生认一认,再从教科书中找一找。2. 凡作品下方提示的编创与活动练习,是本课内容的核心,在做好基本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可根据教学建议中提供的活动设计,结合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开展音乐实践 活动。教学建议本课是新学期音乐课程的第一课。按一学期18周教学进度计算, 上正课的时间大约1516

6、周 是同等时值:防止出现只注意符号认读、不注意聆听时值是否均等的现象。如:把“走 教学内容一、聆听小组曲快乐的一天教学基本要求跑跑”读成“走跑跑”,或不在同等速度范畴内的读拍等。五、编创与活动 教学基本要求1.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安排了“ X l*XX ”的节奏符号学习,编创与活动中的四行小人图形谱 的节奏谱,是对此项内容的实践,是按其多列歌曲的节奏编排的,应读为: 跑跑走,跑跑走, 跑跑跑跑跑跑走,跑跑跑跑跑跑走, 跑跑走,跑跑走,2. 结合歌曲其多列的学唱,做读、拍四行小人图形谱节奏的练习,并可变化节奏朗读和 拍击。3. 在基本掌握由走和跑跑组合的节奏型后,再做和着音乐走一走、跑一跑的练习。

7、可先用鼓 声即兴敲击走和跑跑的节奏,再将即兴的鼓声融入音乐声中,从听到动,锻炼学生的听辨及反应 能力。教学建议本课内容基本围绕人文主题“快乐的一天”和“ X ”两种节奏型的感知与实践而设计。 建议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安排龄听和表演“快乐的一天”; 第二课时安排学唱歌曲其多列; 第 三课时安排复习歌曲其多列,学唱歌曲跳绳。1. 在聆听音乐组曲快乐的一天前,建议教师把教科书中第1课出示的图标做成卡通图道 具,用亲切优美的语言对音乐场景加以描述,启发学生对音乐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参考本课活动设计,用动作、 歌唱和游戏等方式参与音乐组曲的聆听和表现。2. 结合本课所学的歌曲,开展歌

8、表演活动。建议有一至两个模仿少数民族特点的基本动作 拍手图示每一长方格表示有两小节节奏,教科书上用拍手的图示表示节奏传递的方式, 在游戏中,还可变换方向。如:纵向曲聆听与演唱设计的编创与活动内容,已在相应内容的教学要求中提示。 木鱼、碰钟的敲击方法,重在实践与运用。从有利于课堂组织的角度出发,先模拟练习,再“实际” 操作,循序渐进。 ,教师分别用木鱼、碰钟敲击,稳定速度,弓丨导学生做有强弱变化的模拟敲击。木鱼的模拟 练习:全班同学左手握拳,右手握拳伸出食指,用右手食指击左手的方法, 进行一强一弱的模拟敲 击。碰钟的模拟练习:双手手心相对握拳,拇指和食指模拟捏住碰钟两端的绳柄,做敲击动作。 还可

9、以让学生先用两手的食指在强拍上对碰,模仿碰钟演奏。为调动学生模拟敲击木鱼、碰钟的 兴趣,可在做敲击动作的同时发出弹舌的声音代表木鱼效果,发出模拟长音“叮_ ”的声音代表碰 钟效果。2. 用木鱼、碰钟为歌曲伴奏时,可先为范唱作伴奏,比较和聆听伴奏的效果,在相互协调并能 做出正确的强弱敲击后,再为全班的歌声作伴奏。3. 指导学生按强弱规律有节奏地读歌谣时,要有意识地读出节拍的强弱,做到有感情地 朗读。教学内容一、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学基本要求1. 完整聆听歌曲,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说说龄听后的心情。2. 复听歌曲,可结合生活中了解的劳动场景,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 随歌曲做模仿动作。3. 再次聆

10、听,可随歌曲轻声跟唱,并加上表现动作。4. 结合多次聆听,师生展开讨论,如:说说小动物们分别是用哪些方式来劳动的、爸爸妈妈又 怎样用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的,等等。从而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二、聆听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教学基本要求1. 乐曲是为动画片三个和尚编配的民族管弦乐曲。时间总长18分57秒。完整聆听只能 排一次。可先聆听课件上提供的描绘三个和尚上山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反复聆听,熟悉旋律 ,说说哪两个和尚上山的音乐是相似的,并用有节奏的动作随音乐律动。2. 再龄听模仿和尚念经的主题, 让学生用弹舌模仿木鱼声,熟悉第二主题M 律。3. 在完整聆听乐曲前,教师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画面内容,简单描述动画

11、片三个和尚讲述 丨“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情节, 启发学生结合教科书图片 t 音乐中的三个和尚的表现展开联想。4. 完整聆听三个和尚的音乐,听到两个主题音乐出现时,分别用动作和弹舌表示。没有 I 影设备的学校,教师可在主要几个环节,随故事情节的变化用图片提示,帮助学生听懂音乐描 的故事,启发学生在有规律的音乐主题出现时,用不同的劳动动作来表示人物的特点。如:行 兰、挑水行走、抬水、挑水奔跑等。学生能随音乐的节奏特点展开联想并用动作做出反应即可,不 ? 求动作一致。乐曲中出现没有规律的音乐时,可安静聆听,为有规律的音乐出现做律动的5. 师生共同总结故事中给大家讲

12、述的“热爱劳动、团结合作,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三、演唱歌曲洗手绢教学基本要求1.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师生对唱的发声练习,可将这句旋律从1 = C 至1 = E ,半音阶上行 和下行练习。提示学生微笑着唱“ailuQ luoluoluo - ”,还要有弹性地突出“ai ”字,唱“luoluo uoluoluo 舌尖吐字要灵活。教师要提示将“IUO 的时值唱足。2. 洗手絹是一首低年级学生一直爱唱的经典儿歌,旋律简单易学。在用听唱法教学中,要 注意模唱手段的多样和有趣。如:听教师唱前两句、学生接唱衬词部分,或教师一句学生一句等等,逐步过渡到记忆歌词。3. 用怎样的歌声演唱才能表达出热爱劳动的

13、愉快心情,教师可让歌声优美、音准的同学做示 范,并把开始练声时的要求用于歌曲表现,提示学生把歌词“哎啰”部分唱得灵巧而得意,结束句 要干净果断。4. 歌曲熟练后,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引导学生编词演唱,教师可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交 流。如“你在家中都会帮妈妈干哪些活呢? ”,在歌曲中间蓝方块空格即兴填唱劳动的歌词,唱一 唱,演一演。如:“扫地”、“晒衣”等等, 以提高学生编唱和表演的兴趣。5.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用木鱼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尝试碰钟用“ X-”的节奏型,为歌曲前 两句伴奏; 木鱼用“ XX ”的节奏型为歌曲后半部分伴奏。让学生相互聆听并辨别,小乐器怎样敲 击、怎样伴奏才好听。可以

14、师生共同评议,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四、演唱歌曲大家来劳动教学基本要求1. 有劳动号子般的儿童歌曲一般很少见,因此, 在用听唱法学唱有劳动号子特点的歌曲大 家来劳动时,教师可先用歌词“嗨哟里格嗨哟嗬嗬”做劳动的声势练。为解决气息和吐字上的 难点,体现劳动号子的特点, 练习时力度上要突出“嗨哟”两字。2.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可多让学生聆听同龄学生范唱的歌曲。开始学唱前5指导学生用气 息突出“嗨哟”两个字,其他歌词要唱得轻而有力。切忌用“大声点儿”或“用力唱”等语言来要求 学生,以免误导成大声喊叫来表现歌唱的力度。3. 可按编创与活动要求的“一强一弱”拍击方法或划船动作, 配上歌曲中的号子声“嗨

15、哟里 楂嗨哟嗬-嗬”等,辅助学生对歌曲强弱节拍韵律的感受,以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4. 用比较的方法,唱准第二乐句“嗬-I 嗬0”和第四乐句“嗬0|嗬0”的时值可在教师 指导下, 按知识与技能中的图示, 唱“嗬_”曲的感受中,变换不同 强和弱的拍击方式来体验,逐步建立学生对拍子的感觉。教学建议本课建议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演唱歌曲洗手絹; 第二课时:聆 听和表演三个和尚; 第三课时:演唱歌曲大家来劳动, 把新授节奏型“ X- ”和复习“ X XX ” 节奏型结合,做编创劳动节奏和打击乐器伴奏的综合活动。1. 把新授节奏型“X-”和复习“x 节奏型相结合,在大家来劳动的歌曲伴奏中加入声 势,以增加打击乐器和声势交替的音乐效果。做法:第一句由一部分同学按照教科书的配器要求 演奏; 第二句全班同学按歌词节奏用拍手加人声势来伴奏,尤其是“X-”的声势时,教师发“shua -”,再带着问题聆听对比的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