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84051486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一年级口算能力训练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听、说、读、写是语文基本训练的四项重要内容。听是自外而内地吸收,是接受的本领,是理解能力,是口头语言的重要因素,又是说、读、写的前提。加强听话训练,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怎样进行听话训练,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笔者作了一些尝试,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听是听话训练的前提,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听、乐听。如教桂林山水一课,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有点分散,我突然提高声

2、调问学生:“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我接着又说:“听了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诵,你们就明白了。”然后告诉学生:“桂林山水天下第一,是多么美的景象!让我们随着艺术家美妙的朗诵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当我播放桂林山水的朗诵课件时,同学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沉醉于桂林山水的意境之中。碰上诗歌或意境优美的课文,我就千方百计地寻找艺术家的朗诵音频做课件,长此以往,学生听的兴趣渐渐培养起来,开始喜欢听了。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例如在讲一字多义时,为了调动学生学

3、习的积极性,我不满足于书上的例句而加以扩充。我要求学生从教室里的板报、标语中找一个字出来,说出它的两种意思;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看他有没有说错。学生们有说的、有评的,发言异常热烈。最后教师总结,说对的,我予以充分肯定;说错的,我不吝鼓励。学生有了评判权,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主动听老师和同学发言的习惯自然不难养成。三、培养学生的人文教养,让学生文明听听话时做到有礼貌,这是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道德行为,表明听者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强烈的交流愿望。我具体要求学生做到:1尊重说话人,听别人发言要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不随便插话。2不因为对讲话人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或不符合

4、自己的观点,就心不在焉,表示反感、不满甚至中途离开,要耐心、认真地听别人把话说完。3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到始终真诚地看说话人的眼睛和他的态势表情,保持专心致志。4在别人说话引起你感情上的共鸣时,作适当的态势语表示接受、同意、赞赏或同情、安慰、支持,尽量给说者以精神上的酬谢和慰籍。四、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学生善于听听辨能力就是懂自己和别人说的话,领会意义,并能记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只有听懂了,才能使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运动分析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才能口头表述出来,听辨和说话之间就自然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听辨训练一般是与说话训练结合起来的,我采用的主要形式如下:1听辨句子的正误

5、。如上桂林山水时,先要求学生听辨五个句子的正误,觉得对的就拍手三下,不对的,就举手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锐地分析语言的能力。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听辨习惯。2听辨意义含蓄的语句。如教中彩那天时,要求学生仔细听故事里作者最后说的一句:“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认真想想,作者家明明很穷,可他为什么说很富有?学生经过思考。理解这句话中的“富有”指的是诚实守信的精神财富,而并非是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3听辨故事的主要内容。如讲完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要求学生与同桌商量后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想想,说出故事的寓意。此外。还可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组

6、织各种内容有趣、形式多样的听辨活动。五、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让学生综合听听写是对听到的信息进行理解、辨析、回忆并翻译成文字符号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口头言语与书面文字相结合的训练,训练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记录性听写:让学生听一段话,然后写下。可随听随记,也可听后补记,可原句记下,也可只记大意。预防性听写:将学生作文和造句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和病句,有意识地放在词语教学中进行听写练习,以防错误重现。补充性听写,听写的句子成分残缺,要求学生边听边补充。如:“唱歌了。”要求补上“谁?”概括性地听写:听歇后语,说出歇后语的歇后部分;听成语故事,说出与故事对应的成语;听寓言,出寓意;听故事,说出故事的梗概。总之,乐于听一主动听一文明听一善于听一综合听,这既是一个循序渐进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只有遵循其中的规律,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听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